热点活动:

新闻动态
业界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业界资讯 >

"一号重点工程"还湘江本色--株洲市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工作

时间:2014-12-31 15:4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88公里湘江株洲段,养育着我市近400万人口。

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沿江布局的重化工业,让湘江"母亲河"一度成为全国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区域之一!

污染之殇,刺穿湘江千年历史,刺痛数百万株洲人民的神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还母亲河一江清水",历届市委、市政府一棒接一棒、锲而不舍地开展湘江治污。

随着"湘江保护和治理"被列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我市制定出湘江保护和治理三个"三年行动计划",用百亿投入的大手笔,在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中,实施895个治理和保护项目……

大美湘江,在大力整治中逐渐回归本色。

湘江之殇

时间回溯到60多年前。湘江株洲东岸一处名为"清水塘"的地方,机器轰鸣、人声鼎沸。"株冶"、"株化"等一大批冶炼重化工企业在此落户生产。60多年来,这里与新中国同步发展,见证了中国工业的起步和腾飞,也推动着株洲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光环背后却是污染隐患。60多年后的今天,"清水塘"以另外一个"标签"广为人知--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主战场。

"在实施污染企业关停行动之前,清水塘这一块,有大大小小几百家冶炼重化工企业,用'烟囱林立、污水横流'来形容都不为过。"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清水塘"是国家"一五"和"二五"时期重点布局的老工业基地,但由于当时环保设施落后,保护意识淡薄,大量的含重金属废渣无序堆积、废水无组织排放,周边区域和湘江,便成了主要纳污场所,严重威胁着湘江饮水安全,老百姓怨声载道。

2006年1月4日,清水塘工业区霞湾港清淤治理工程施工中,含重金属淤泥被翻动后防护措施又没有做到位,致使大量含镉废水直排湘江,下游湘潭、长沙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酿成了全国关注的污染事件。

"为了防止重金属污染事件再度发生,我们24小时有人值守,连过年都不敢休息。"市环保局负责人回想起多年前的污染事件时,仍心有余悸。

面对触目惊心的污染,面对老百姓对环境的现实诉求,怎么办?

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清醒地意识到,湘江污染必须重拳出击,铁腕整治!

然而,要想彻底整治湘江,何其难也!

"湘江的污染问题涉及几百万人的饮水安全,土壤重金属超标涉及食品安全,将这些'家丑'外扬,会不会出乱子?""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治理环境大量关停企业,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各种利益主体的博弈,从湘江治污一开始就如影随形。

面对种种压力,决策者们最终做出了历史性的抉择--壮士断腕,刮骨疗毒,负重前行!

湘江之治

发展经济是做加法,而治理污染则是做减法。一加一减之间,势必短时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影响GDP。

但是,株洲的决策者们没有犹豫。

"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市委市政府责无旁贷!"市委书记贺安杰多次在专题会上强调,保护和治理湘江,是关系株洲人民幸福生活与永续发展的大事、好事,是株洲加快社会转型发展、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工作,也是株洲最大的一项民生工程,必须抓紧抓好。

"落实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是株洲当前和今后主要工作的重中之重,抓湘江保护和治理,就是抓转方式、促两型,就是抓民生改善,就是从战略上抓发展。"就湘江保护和治理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毛腾飞多次调度。

为了治理"母亲河",株洲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力量。政府治污、公众治污、法律治污、科技治污等一系列措施密集出台。

在政府层面,成立湘江保护和治理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市长毛腾飞亲自任组长,相关分管市级领导任副组长,10个县市区和26个主要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构建起了"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格局。

"湘江治污不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治理任务分解到地方政府,并明确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为责任人,这意味着如果完不成任务,地方政府将在考核中被'一票否决'。"市环保局局长李必农的话,一语中的。

"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为了强化政府责任,强力问责机制正在建立。一旦发生重大环境问题,相关责任人将被追责,严重者甚至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公众层面,为了形成更广泛的社会监督,营造"湘江保护人人有责"的氛围,市委市政府在"6·5"世界环境日组织"城市绿巨人"大型公益宣传活动,主动加强官方与民间环保人士的联动,开展湘江"一公里一调查"活动。

法律法规层面,完善湘江保护和治理机制的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2013年4月1日,《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成为我国第一部江河流域保护的综合性地方法规。

同时,《株洲市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监管考核办法》、《株洲市饮用水源环境保护规划》、《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株洲市重点防控区实施方案》、《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总体实施方案》、《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库区株洲段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方案》、《湘江城区段采砂及砂场综合整治方案》,擘画出株洲湘江保护和治理的壮阔蓝图,以此为目标,一个个考核办法相继推出,一个个专项行动相继铺开。

科技支撑湘江重金属治理的步伐亦在加快。一系列水污染治理、土壤修复、废渣处置等技术被攻破、运用。

湘江之变

"天是蓝的、水是清的,今年的湘江特别美。现在我们老街坊常在沿江风光带唱唱歌、跳跳舞,非常惬意。"经环保部核定,至2013年底,湘江干流水质连续两年为优,水质中汞、镉、铅、砷、铬的污染浓度分别比2010年下降了33.3%、22.2%、42.9%、58.3%和28.6%,因重金属污染引发的环境事件逐年减少。

湖南省环保厅的最新信息:今年1至11月,湘江干流株洲段几个监测断面的镉、汞、砷、铅和六价铬浓度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类标准,部分达到Ⅰ类标准,与去年同期相比,镉、砷和铅浓度均值明显下降,汞和六价铬均值保持稳定。

变化在水里,行动在岸上。

今年7月份,旗滨玻璃株洲生产基地停产搬迁,拉开了清水塘老工业基地绿色搬迁的大幕;12月,"株化"70%的生产线关停,整体搬迁已进入前期;清水塘地区遗留含重金属废渣,年底将基本安全处置到位;霞湾港及大湖清淤工程全面竣工验收;清水片区含重金属土壤治理全面启动。

同时,湘江株洲段干流沿岸一公里范围内,已不见畜禽养殖,461家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搬迁到位,养殖粪污污染湘江的局面得以终结。

此外,湘江株洲城区段,31个生活排污口完成截流,生活污水不再直排湘江……

繁华落尽,洗尽铅华。湘江之变,变的不仅是那一泓江水,更是思想、理念、责任感和政绩观!

"老百姓并不太关心GDP,而是关注水土空气!"市委市政府决策者多次强调:"如果连湘江污染都治理不好,老百姓喝不上洁净的水、呼吸不上清新的空气、吃不上放心的食品,还谈什么'打造株洲发展升级版',谈什么两型社会建设?"

"如果说建设两型社会,打造株洲发展升级版是一场大考,那么湘江保护和治理就是这场考试中最厚的一叠考卷。""治理和保护湘江,并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按照湘江保护和治理三个'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去落实,'江水清、两岸绿、城乡美'的目标就能实现,'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江清水'的梦想就能照进现实。"

 

 

上一篇:湖南两起热点污染事件启动问责 创元铝业被罚10万    下一篇:"一号重点工程"还湘江本色--株洲市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工作

 



友情链接 / Link

省直单位:   市环保:   市安监:   其它链接:

Copyright @ 2014 - 2018 湖南德立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咨询热线:0731-8983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