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活动:

环保类
当前位置:主页 > 主要业绩 > 环保类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时间:2019-10-20 12:1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稿
 
 
 
项目名称: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西吉首五里牌加油站   
建设单位: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西石油分公司
编制日期:二〇一九年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情况表
建设项目名称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西吉首五里牌加油站
建设项目类别 改扩建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报告表
一、建设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西石油分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33130MA4L7HDA2E
法定代表人(签字)  
主要负责人(签字)  
主管人员及联系方式 石麒鹍  18229518060
二、编制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 湖南德立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30102053861699B
法定代表人(签字) 唐景文
三、编制人员情况
编制主持人及联系方式 文长风  13574079862
1、编制主持人
姓名 职业资格证书编号 签字
文长风 00016606  
2、主要编制人员 职业资格证书编号 主要编制内容 签字
文长风 00016606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况、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工程分析、评价使用标准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环境影响分析、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结论与建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道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修改清单
序号 意见 修改情况说明
1 核实编制依据、执行标准;细化项目由来,说明项目未批先建、未验先投情况;补充项目建设运营现状、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调查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P1、2、14,已完善
2 细化工程内容,说明原有工程内容、技改工程内容;明确其功能定位及相互依托关系;明确技改前后规模变化情况、罐体与周边构建筑物位置关系;核实用排水量、水平衡;完善环保工程内容; P4-13,已核实修改
3 完善污染源调查,补充污染源监测期间工况情况,核实污染源监测数据;补充区域污水管网建设情况及项目废水接入城市污水管网接入口位置; P24,29-30已补充描述
4 核实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完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细化项目地周边地下水、地表水分布,补充地表水系图、地表水水力流向等;核实环境保护目标,完善环境保护目标信息; P23-29,31已核实补充
5 强化工程分析,完善工艺流程、产污节点;核实各工艺环节非甲烷总烃产排放情况;核实各类固废产生量、属性、暂存措施、处置去向;细化分区防渗; P35-43,45-46已核实修改
6 回顾性评价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说明是否遗留环境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要求;核实运营期废水产排放量及收集、处理设施规模;完善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P37-38,43-44已补充修改
7 细化环境风险分析,强化风险防范、应急措施; P60-67,已细化
8 结合项目地环境特征及土壤导则完善土壤评价内容; P59-60,已补充
9 核实环保投资、总量控制指标;完善监测计划、附图、附件。 P68-69,已核实,详见附2附件7
 
 
 
 
 


目录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一)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表二)
3环境质量状况(表三)
4评价适用标准(表四)
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表五)
6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表六)
7环境影响分析(表七)
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表八)
9结论与建议(表九)
附图: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  项目周边水系图
附图3  项目平面布置图
附图4  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点
附图5  监测布点图
附图6  现场踏勘图
附件:
附件1  项目委托书
附件2  土地使用证
附件3  清罐单位资质协议
附件4  危化品经营许可证
附件5  营业执照
附件6  检测报告
附件7  危废合同
附件8  原环评报告表批复
附件9  原环保验收说明
附件10 评审意见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一)

项目名称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西吉首五里牌加油站
建设单位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西石油分公司
法人代表 韩存生 联系人 石麒鹍
联系电话 18229518060 邮政编码 416000
通讯地址 吉首市人民中路125号
建设地点 吉首市五里牌村
建设性质 改、扩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机动车燃料零售
[F5264]
占地面积
(平方米)
3256.4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40
总投资
(万元)
150 环保投资
(万元)
48.4 环保投
资比例
32.3
评价单位 湖南德立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投产日期 2018年12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及概述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西吉首五里牌加油站营业场所位于湘西州吉首市峒河街道五里牌村酒鬼大道旁,法人为韩存生,经营范围为汽油、柴油、机油等,同时还进行包装食品、香烟、日用百货等的零售,在此地建设加油站,可使当地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满足过往车辆及周边企事业单位用油,同时能平稳成品油市场价格,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均起到一定的作用。该项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加油站建设的理想地点。该公司在吉首市峒河街道五里牌村酒鬼大道旁建设吉首五里牌加油站,湖南省计委以 湘计投[1999] 206 号文对本项目进行了立项审批。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西石油分公司于2003年8月委托湘西自治州环境保护监测站和湘西自治州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州石油公司吉首五里牌加油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于2003年8月25日取得了审批意见,见附件8。项目于2017年对油罐区单层罐进行改造,将原有4个20m3的储油罐(1个柴油罐,3个汽油罐)改造为4个30m3的储油罐(1个柴油罐,3个汽油罐),加油站于2017年8月开始施工,2017年10月改造完成,在建设过程中尚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关于建设项目“未批先建”违法行为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环政法函【2018】31号),该项目可免于行政处罚,本评价为建设单位主动递交补办环保手续,项目在营运期间未与周边居民发生环境污染纠纷,且无任何环保投诉;原有项目验收由湘西州环境监测站负责,具体见附件9;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号)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9号)中的要求,企业自行组织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根据业主提供资料,改造完成后,吉首五里牌加油站(以下简称“本项目”)设置FF地下双层卧式油罐4座,其中:0#柴油罐1座(容积分别为30m3);汽油罐3座(92#、95#、98#汽油罐容积均为30m3),设置4台自封式税控加油机。配备消防器材,建设沙箱1座;设置油气回收系统,设有隔油池和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收集至垃圾箱由环卫部门处置,加油站不提供食宿。
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中(GB50156-2012,2014版)3.0.9加油站的等级划分规定,柴油罐容积折半计,项目油罐总容积为105m3,属二级加油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湖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5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起施行)的有关规定,应对该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且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的“V 社会事业与服务业 124、加油、加气站”,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据此,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西吉首五里牌加油站将吉首五里牌加油站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我公司完成。我公司受托后,派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说明和环评技术规范要求,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项目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第二次修正。);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08.28修正);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正,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正);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根据2017年7月1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8年8月31日 通过,2019年1月1日实施)
12)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2015年4月16日发布)
(2)有关文件及技术资料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2017.9.1;生态环境部1号,2018.4.28修改
2)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
3)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2008]153号“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18);
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
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水环境》(HJ 2.3-2018,2019年3月1日实施)
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1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 964-2018)
11)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08.01);
1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局部修订版);
13)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2017年3月,由环境保护部水环境管理司组织,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编制);
14)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委托书
15) 《吉首市主体功能区规划(2016--2020)》 吉首市发展和改革局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2010年12月
16) 《吉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7)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工程资料(项目初步设计等)
18) 《关于建设项目“未批先建”违法行为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环政法函【2018】31号)
19)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号)
20)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9号)
2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三、原有项目概况

1、建设内容和规模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3256.40m2,其中加油罩棚688.94m2,营业用房84.64m2,附属用房50m2,设置4台双油双枪自封式税控加油机,设置地下直埋卧式油罐4座,其中:0#柴油罐0座(容积为20m3);92#、95#、98#汽油罐各1座(容积均为20m3),配备消防器材,建设沙箱1座;安装防溢阀、高低液位报警系统及一套监视设备;设置一、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卸油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
表1-1  原有项目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建(构)筑物 层数或高度 面积 建设情况 耐火
等级
备注
主体工程 油罐区 地埋式 153m2 改建 / /
加油罩棚 H=7.2m 688.94m2 已建 二级 罩棚采用轻钢结构,罩棚立柱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柱结构
辅助用房 发电间、休息室、厕所 一层,H=3.6m 64m2 已建 二级 砖混结构
站房 一层,H=3.6m 84.64m2 已建 二级 砖混结构
公用工程 供电 项目由市政供电电源接入,自备一台柴油发电机 已建 / 砖混
供水 本项目给水由市政自来水供水,主要供员工、流动人员生活用水,绿化用水等。 已建 / /
消防 消防砂池 1 处,占地面积
为 2m3
已建 / /
绿化 40 m2 绿化带 已建 / /
环保工程 隔油池 地埋式 10m3 已建 / 地埋式
化粪池 地埋式 10m3 已建 / 地埋式
 

2、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劳动定员:项目定员4人,其中加油员2人,安全管理人员1人,站长 1人。
生产制度:每日工作14小时,每日2班,每班2人,站长常驻,全年工作日365天,员工不在加油站食宿。

3、主要设备、原辅料及动力消耗

(1)主要设备
本项目选用的主要设施设备如下:
表1-2 原有项目主要设备和设施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材质 数量(台) 备注
1 0#柴油储罐 20m3 钢制 1 埋地卧式油罐
2 92#汽油储罐 20m3 钢制 1 埋地卧式油罐
3 95#汽油储罐 20m3 钢制 1 埋地卧式油罐
  98#汽油储罐 20m3 钢制 1 埋地卧式油罐
4 潜油泵 / / 4 /
5 税控加油机 双油双枪自封式 / 4 成套设备
6 输油管道 / 复合材料 以实际发生量为准 卸油、加油时使用
7 通气管 DN50 碳钢 4 /
8 柴油发电机 30KW 0.75p / 1 停电时使用、利旧
9 液位器 / / 1 /
10 监控系统 / / 1 /
11 双层管道侧漏系统 SMSIT08   1  
 
四、改扩建项目概括

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地点、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项目名称: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西吉首五里牌加油站;
建设单位: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西石油分公司;
建设地点:吉首市峒河街道五里牌村;
建设性质:改扩建;
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150万元,所需资金全部由业主自筹。

2、建设内容和规模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3256.40m2,其中加油罩棚688.94m2,营业用房84.64m2,附属用房50m2,设置4台双油双枪自封式税控加油机,改扩建地下直埋卧式油罐4(由原有的4座20m3油罐改造为4座30m3油罐)其中:0#柴油罐1座(容积为30m3);92#、95#、98#汽油罐各1座(容积均为30m3),配备消防器材,建设沙箱1座;安装防溢阀、高低液位报警系统、潜泵指示器泄露检测仪及一套监视设备;设置一、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卸油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
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情况见表1-3。
表1-3  项目现有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建(构)筑物 层数或高度 面积 建设情况 耐火
等级
备注
主体工程 油罐区 地埋式 153m2 已建 / 依托现有
加油罩棚 H=7.2m 688.94m2 已建 二级 罩棚采用轻钢结构,罩棚立柱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柱结构,依托现有
辅助用房 发电间、休息室、厕所 一层,H=3.6m 64m2 已建 二级 砖混结构,依托现有
站房 一层,H=3.6m 84.64m2 已建 二级 砖混结构,依托现有
公用工程 供电 项目由市政供电电源接入,自备一台柴油发电机 已建 / 砖混,依托现有
供水 本项目给水由市政自来水供水,主要供员工、流动人员生活用水,绿化用水等。 已建 / 依托现有
消防 消防砂池 1 处,占地面积
2m3
已建 / 依托现有
绿化 40 m2 绿化带 已建 / /
环保工程 隔油池 地埋式 15m3 已建 / 地埋式,依托现有
化粪池 地埋式 10m3 已建 / 地埋式,依托现有
盖板排水沟 / 95m 新建 / 钢筋混凝土,新建
油气回收系统 / / 已建 / 依托现有
固废处理 垃圾桶;危废暂存间 已建 / 依托现有
噪声处理 车辆禁鸣、隔声、减震等 已建 / 依托现有
 
表1-4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规模
1 总占地面积 m2 3256.40
2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m2 837.58
3 建筑面积 m2 990.58
4 建筑密度 % 30.41
5 绿化率 % 1.2
6 零售柴油 m3/a 3000
7 零售汽油 m3/a 3000
8 加油站级别

3、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劳动定员:项目定员4人,其中加油员2人,安全管理人员1人,站长 1人。
生产制度:每日工作14小时,每日2班,每班2人,站长常驻,全年工作日365天,员工不在加油站食宿。

4、主要设备、原辅料及动力消耗

(1)主要设备
本项目选用的主要设施设备如下:
表1-5 现有项目主要设备和设施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材质 数量(台) 备注
1 0#柴油储罐 30m3 钢制 1 埋地卧式油罐
2 92#汽油储罐 30m3 钢制 1 埋地卧式油罐
3 95#汽油储罐 30m3 钢制 1 埋地卧式油罐
4 98#汽油储罐 30m3 钢制 1 埋地卧式油罐
5 潜油泵 / / 4 /
6 税控加油机 双油双枪自封式 / 4 成套设备
7 输油管道 / 复合材料 以实际发生量为准 卸油、加油时使用
8 通气管 DN50 碳钢 4 /
9 柴油发电机 30KW 0.75p / 1 停电时使用、利旧
10 液位器、泄露检测仪 / / 1 /
11 监控系统 / / 1 /
12 双层油罐侧漏系统 HLS / 1  
13 双层管道侧漏系统 SMSIT08   1  
 
①储罐
项目设置4座埋地卧式双层油罐,采用地下直埋冲压椭圆封头卧式钢罐,油罐钢板标准规格厚度为8mm。油罐外表面作防腐处理,采用抗浮措施,油罐周围回填沙子。油罐检查口部设操作井。油罐进出油管、量油孔、通气管、液位计等的接合管,均设在人孔盖上。埋地油罐区设置渗漏检测设施。汽柴油通气管分开设置,通气管口高出地面2m,分别安装阻火器与机械呼吸阀。油罐受油及加油机加油时,油蒸汽通过油气回收系统进行回收。
按照《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的规定,油罐应该设置防渗池,防渗罐池底板和池壁采用防渗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池壁顶应高于池内罐顶标高,罐池底板低于罐底标高200mm,池壁与罐壁之间的间距不小于500mm;防渗罐池内的空间,应采用中性沙回填;
②油品工艺管线
均采用20#无缝钢管,焊接并防腐、防静电,埋地敷设。与油罐相通的进油管通气管横管,油气回收管,均按1%坡度坡向油罐。管道防腐设计按《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 007的有关规定,采用不低于加强级的防腐绝缘保护层。
③加油机及加油枪
加油机为双油双枪(4台)自封式税控加油机,每个加油岛设1台加油机,加油机全自助,共8个油枪。为成品购进,现场安装。加油机的计量精度不应低于±3‰。汽油加油枪的流量不应大于50L/min。加油机及相连接线的油管线按要求进行接地,每个加油枪软管上设置拉断阀。
④电气装置及其它
加油站的供电负荷为三级,设配电房。所有爆炸危险场所,均采用隔爆型电气设备,防爆等级不低于dⅡAT3;加油罩棚下选用防护等级IP44级节能型照明灯具。
(2)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
①原辅材料消耗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见表1-6所示。
表1-6  项目主要原材料表
类别 名称 年耗量(单位) 来源 主要化学成分
主辅料 柴油 3000m3 油库配送,油罐车运输,不修建专用供油管道 C10-C22的混合物
汽油 3000m3 C4-C12(脂肪烃和环烷烃)
润滑油 20kg/a 市场 设备维护
沙土 0.4t/a 市场 地面油污清理
能源 电(KW•h) 约20000kw·h/a 市政供电网 /
水源 自来水 约211.7m3/a 市政给水管网 H2O
 
②主要原料理化性质
A、汽油
汽油为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闪点-60℃,自燃点250℃,沸点30-205℃,易燃。是应用于点燃式发动机(即汽油发动机)的专用燃料。密度一般在0.71-0.75g/cm3之间。汽油按用途分航空汽油与车用汽油之分,在加油站销售的汽油一般为车用汽油。
毒性:属低毒类;急性毒性:LD50615300mg/kg(小鼠经口);LC50103000mg/m3,2h(小鼠吸入)刺激性:人经眼:140ppm(8h),轻度刺激;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3g/m3,12-24h/d,78d(120#溶剂汽油),未见中毒症状;大鼠吸入2500mg/m3,130#催化裂解汽油,4h/d,6d/周,8周,体力活动能力降低,神经系统发生机能性改变;危险特性:极易燃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B、柴油
柴油为无色到浅黄色的透明液体,主要是由烷烃、烯烃、环烷烃、芳香烃、多环芳烃与少量硫(2~60g/kg)、氮(<1g/kg)及添加剂组成的混合物。目前国内应用的轻柴油按凝固点分为6个牌号:5#柴油、0#柴油、-10#柴油、-20#柴油、-35#柴油和-50#柴油。
本项目所销售的柴油为0#柴油。0#柴油为有色透明液体,相对密度0.85,熔点-29.56℃,沸点184.64~3153℃,闪点40℃,蒸气密度4,蒸气压4.0kPa,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可燃限0.7~5.0%,不溶于水,遇热、火花、明火易燃,可蓄积静电,引起电火花。分解和燃烧产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氧化物。避免接触氧化剂。
柴油的毒性类似于煤油,但由于添加剂(如硫化酯类)的影响,毒性可能比煤油略大。主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毒性健康影响:柴油为高沸点成份,故使用时由于蒸汽所致的毒性机会较小。柴油的雾滴吸入后可致吸入性肺炎。皮肤接触柴油可致接触性皮炎。多见于两手、腕部与前臂。柴油废气,内燃机燃烧柴油所产生的废气常能严重污染环境。废气中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醛类和不完全燃烧时的大量黑烟。黑烟中有未经燃烧的油雾、碳粒,一些高沸点的杂环和芳烃物质,并有些致癌物如3.4-苯并芘。柴油对人体侵入途径:皮肤吸收为主、呼吸道吸入。
生产规模:
本项目汽油储罐总容积90m3,柴油储罐总容积30m3,总容积120m3。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中对加油站的划分依据,本项目汽油储罐与柴油储罐总容积合计为105m3(柴油罐容积折半计入总容积),因此,本项目加油站等级为二级加油站。
表1-7  加油站的等级划分
等级 油罐容积(m3
总容积 单罐容积
一级 150<V≤210 V≤50
二级 90<V≤150 V≤50
三级 V≤90 汽油罐≤30,柴油罐≤50
该站主要经营销售92#、95#汽油、0#柴油,年销售量为4800t(其中汽油2250吨,柴油2550吨),即日加油量可达13.2吨。
表1-8  经营规模 (t/a)
序号 名称 原年销售量 年销售量 储存量 变化量 储存方式
1 柴油 2200 2550 25.5t 350 油罐储存
2 汽油 2200 2250 67.5t 50 油罐储存

5、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1)给水
本项目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用水主要为职工生活用水、公共卫生间用水。
1.职工生活用水:项目劳动定员4人,用水定额参照湖南省地方标准《湖南省用水定额》 (DB43/T388-2014)用水定额指标,生活用水量按 40L/人•d 计,每年正常工作365天计,则生活用水量为0.16m3/d(58.4m3/a)。
2.流动人员用水:项目流动人员较多,加油站每天最大服务人数为 100人次,每人次用水量按3L计算,用水量为0.3m3/d(109.5m3/a)。
3.绿化用水:项目临近公路侧有40m2绿化带,每天绿化用水为0.12m3/d。合计43.8m3/a。
4.场地清洁使用沙子,使用过后收集危废桶内送至乾州油库危废暂存间。
(2)排水
项目排水为生活污水及少量的跑漏油污水。
项目员工和司乘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项目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0.368m3/d,经化粪池(1座,10m3预处理后达标排入市政管网
项目加油机罩棚四周及卸油点设置盖板排水沟,用于收集场地跑漏油污水,油污水经排水沟收集进入站内隔油池(1座,15m3),经隔油沉淀处理后达标排入市政管网,隔油池油污采用活动式回收桶收集后立即运往乾州油库危废暂存间,后交由分公司统一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本项目水平衡图见图1-1。
(3)初期雨水
地面雨水主要指受污染的地面雨水,主要来自装卸油设施的含油初期雨水。因吉首地区无暴雨强度公式,参考项目临近区常德地区的计算公式。
根据常德地区暴雨强度公式

其中:
q—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T E—重现期,取3年
t—降雨历时,15分钟雨水量
经计算,暴雨强度为q为276.35升/秒·公顷
初期雨水计算公式:Q=q*F*Ψ
其中Ψ为泾流系数,取0.7;q为暴雨强度;F为汇水面积
本项目主要考虑收集装卸油区地面产生的含油初期雨水,汇水面积约为823m2加油罩棚688.94m2,营业用房84.64m2,附属用房50m2,经计算,雨水流量为57.3m3/h。取初期15min为初期雨水,后期雨水视为清洁水,则初期雨水最大量约14.3m3/次。
 
图1-1  本项目水平衡图(单位:m3/d)
(3)供配电
①供电:本工程用电由市政电网引入,设电度表计量。所供电压为384.64V/220V。室外电力线路采用埋地敷设,考虑广告照明及建筑轮廓照明电源容量预留。
本项目加油站用电按国家标准(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规定,属三级负荷,为保证停电时加油站正常营业,配备柴油发电系统一套。
表1-9  水电消耗
能源及耗能工质名称 年消耗量 来源
211.7吨/年 市政
21688.94千瓦时 市政
②配电
室内进户线从站房底层变配电室引入,经干线、分线到用电室内,干线、分线均采用BV-500型导线穿阻燃电线管暗设。
③电气照明
所有爆炸危险场所,均采用隔爆型电气设备,防爆等级不低于dⅡAT3;加油罩棚下选用防护等级IP44级节能型照明灯具,办公场所安装日光灯。
(4)防雷、防静电
本项目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置防雷保护措施。
要求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防静电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防雷接地与防静电接地合用。
所有金属构件(罩棚、吊顶及外墙铝塑板金属龙骨等),均要求与引下线与接地体有可靠接地;引下线与接闪器和接地装置要求做好防腐处理。所有管道上的法兰、交管两端等连接处,要求做导线跨接。
(5)消防设施
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版),本项目加油站等级为二级加油站,其消防设施计划配备如下:
表1-10  主要消防设施配备一览表
序号 灭火设施形式 规格 数量 配置场所
1 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MF/ABC5 2 加油区
2 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MFT/ABC35 2 油罐区、卸油区
3 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MF/ABC5 4 站房、辅助用房
4 手提式泡沫灭火器 MP9 2 加油站
5 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MT7 2 发配电间
6 灭火毯 - 5 加油区、油罐区
7 沙子(消防砂池) - 2m3 油罐区
8 消防沙锹 - 2 消防沙池
9 消防沙桶 - 2 消防沙池
 
(6)监测报警装置
本项目设置储罐液位监测报警装置,采用自动监测方式;并安装油气回收系统,油气回收采用一、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同时在加油站内设置视频探头,全方面对站区进行监控,监控室设在站房控制室内。

6、项目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采用水泥地面,在站区临道路侧(北侧)设置出入口。
加油站按功能分区主要分为加油区(加油岛、罩棚和车道)、营业用房区、辅助用房区、储罐区。加油区位于整个加油站的中部;埋地油罐区位于站区西南侧,高出地面1.5m;营业用房位于站区中部偏东侧;辅助用房位于站区东侧;卸油口位于站区东南侧储油罐区。具体见总平面布置图附图3。
1、加油区
加油区位于整个加油站的中部,加油罩棚面积约688.94m2,区内照明为防爆灯。罩棚下设置2排加油岛,每排设2台加油机,加油岛宽1.2m,高度0.2m。
2、营业用房区
本项目营业用房为1F框架结构,位于站区中部偏东侧,建筑面积约84.64m2,布置有营业厅、厕所等。站房距离最近的加油机10m,距离油罐区为20m。
3、辅助用房区
本项目辅助用房为1F砖混结构,位于站区北侧,建筑面积约64.4m2,布置有发配电房、宿舍等。
4、储罐区
储罐区位于站区西侧,设置地下直埋卧式油罐4座,其中:0#柴油罐1座(容积分别25m3);92#、95#、98#汽油罐各1座(容积为30m3),周围构筑围堰。密闭卸油口位于站区北侧,储油罐区位于加油区正下方,附近有消防沙池及消防器材箱。
5、其它建构筑物
在营业用房南侧设置有消防沙池,储油罐区南侧设置有消防器材箱,项目在西面、北面设置有2.2m高的实体围墙与外界隔开。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对项目使用的单层罐改造为双层罐,生产规模增加生产工艺未发生变化,废物处理工艺未发生变化。其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如下:
1、废气:主要有卸油和加油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油气、油罐呼吸过程产生的挥发油气、汽车尾气、发电机运行废气。其主要污染物有非甲烷总烃、氮氧化物、CO等。
2、废水:主要有员工和进出加油站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含油废水,主要污染物有石油类、SS、CODcr、BOD5等。
项目初期雨水经隔油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监测期间加油站正常运营,生产工况满足设计工况的100%隔油池废水监测结果如下:
表1-11  废水排放口检测结果   单位:mg/L(pH除外)
采样点位 采样日期 检测结果(mg/L,pH值:无量纲)
pH值 色度 悬浮物 化学
需氧量
五日
生化需氧量
挥发酚 石油类
W1隔油池排口 2019.8.1 第一次 6.61 32 13 68 13.6 0.41 4.0
第二次 6.27 16 16 65 13.6 0.34 4.3
第三次 6.35 32 15 62 12.3 0.46 4.1
2019.8.2 第一次 6.55 16 15 30 5.0 0.41 4.0
第二次 6.20 16 16 50 11.2 0.41 4.2
第三次 6.32 32 16 60 10.3 0.40 4.1
2019.8.3 第一次 6.90 16 15 58 15.0 0.38 4.1
第二次 6.00 16 16 57 16.3 0.40 4.2
第三次 6.45 32 15 60 15.4 0.38 4.0
标准限值 6~9 - 400 500 300 2.0 20
备注: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限值。
 
项目废水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级标准限值要求。
3、噪声:噪声源主要来自站场设备噪声及进出加油站汽车产生的车辆噪声。
4、固废及危废:含油废物(废沙、废油、废含油擦拭物、隔油池油污等),油罐清洗废液、以及生活垃圾,废包装材料。其污染源和治理措施见表1-12。
表1-12  项目污染源以及现有的防治措施和需要补充的防治措施
项目 污染源 实际情况 需要改进或补充的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物 加油站非甲烷总烃 油气回收装置,无组织排放
车辆尾气 绿化吸收,空间扩散
水体污染物 职工生活废水 化粪池处理,达标排放
流动人员污水 化粪池,达标排放
初期雨水 雨水收集导沟、隔油沉淀池,达标排放
噪声 设备噪声 绿化、隔声及距离衰减 加强绿化、交通管理,禁止鸣笛及人员喧哗
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 集中存放,环卫部门定期清理
含油废手套、废抹布
废油、油泥、清洁地面后产生的废沙 危险废物施行“立产立清”制,产生后立即运往乾州油库危废暂存间,后交由有危废处理资质单位进行集中处置。 危废运输、储存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做好防渗、防漏、防雨淋、防腐蚀工作,按规定做好标识标牌。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表二)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侯、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
吉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部;319国道209国道、229省道与枝柳铁路交汇处。市境东南部与泸溪县、西北部与花垣县、西南部与凤凰县、北部与保靖县古丈县毗邻。地理坐标:北纬28°08′~28°29′、东经109°30′~110°04′之间。东西跨度55.9千米,南北跨度37.3千米,总面积1078.33平方千米。
本项目具体地理坐标为:109°44′44.5534800000″E,28°20′12.2795105999″N,位于吉首市峒河街道酒鬼大道上。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
二、地形、地貌
吉首市境地质构造处于全国东部新华夏系构造第三个一级隆起带的南西段,西部为武陵山二级隆起带的南段,东南部为沅麻盆地二级沉降带的西缘,呈北北东——北东向展布,由一系列皱褶和断层组成。吉首市境地貌以中低山和低山地貌为主,面积占全市面积的80%,西北高,东南低,呈中山、中低山和低山三级梯降,西北部和东南部地势高差824米。山脉呈带状平行排列,西部、西北部为中山,高峰重峦,山大坡陡,悬崖峭壁,山脉北东、北北东走向。西南部为低山,山脉北东、北北东走向。东部、东南部为红岩低山,山峰丛丛,岭峪交错。中部为较开阔的盆地,平、丘、岗地貌发育。吉首城区地貌属于低山、丘、岗、平地区,地势较平坦,四周山坡平缓。乾州地势较开阔平坦,呈盆地状,四周为低山、岗、丘。市境岩溶地貌发育,溶沟、漏斗、落水洞等岩洞形态典型,发现的较大溶洞有69个,其中查明基本情况的有56个,总长18578米、平均宽11.5米、平均高9.5米,总面积18.58万平方米,可利用面积13.92万平方米。
三、气象、气候
吉首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兼具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春秋温和,冬长秋短,夏季40℃以上的气温极少出现。年平均温度17.3℃。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9.2℃;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5.2℃。年降水日131天,降水量1446.8毫米。年日照时数1429.6小时,无霜期326天。湘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夏半年受夏季风控制,降水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冬半年受冬季风控制,降水较少,气候较寒冷干燥。既水热同季,暖湿多雨,又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热偏少;光热水基本同季,前期配合尚好,后期常有失调,气候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州境低海拔区,年平均太阳辐射能为 3724—4091MJ/m2,明显低于湘北、湘南,略多州境西部的渝南、黔北地区。州境 8 县市多年平均日照为 1219—1406h,总的分布趋势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州境 8 县市平均气温 15.8℃—16.9℃。州境主要农耕区无霜期 271—294 天,最短为花垣市区郊,最长为保靖市区郊。州境主要农耕区年平均降水量 1295—1450mm,最多的为古丈市县区,最少为凤凰市县区。境内多偏北风,少数县为东风和西南风。吉首市多年平均气温 16.5℃,大于 35℃和小于 0℃气温全年各 20 天左右。冰冻、降雪量较少,全年无霜期 208 天左右,历年平均降雨量 1414mm,平均相对湿度 81%,年平均日照率 31%,静风率 50%。平均风速 1m/s。根据 1971~2012 年的气象资料,区域气象条件如下:
年平均气温:16.6℃
历年最高气温:40.2℃(1971 年 8 月 29 日)
历年最低气温:-7.5℃(1977 年 1 月 30 日)
历年平均降水量:1430mm
年最大降水量:1957.6mm(1977 年)
日最大降雨量 168.5mm(1998 年 6 月 29 日)
多年平均蒸发量:1180mm
年均气压:1010 百帕
年降雨天数:134 天
相对湿度:60%~80%
日照时数:1382.5 小时
平均无霜天数:285.8 天
年最大风速(离地面 10 米处):21.3m/s
冬季平均风速:2.8 m/s
夏季平均风速:2.6 m/s
全年主导风向:东北
常年夏季主导风向:东南
风荷载(离地面 10 米处):0.35KN/m 2
最大积雪深度:200mm
雪荷载:0.45KN/m
四、水文特征、地质
2013年,市境溪河纵横,有大小溪河81 条,总长 550km,主要河流有峒河、沱江、万溶江、司马河、丹青河、洽比河、龙舞河,其中峒河是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花垣县南部,长 69km,市境段长 60km。较大的河流 6 条,其中 4 条流入峒河(武水上游),2条流入武水。
峒河发源于花垣县、凤凰县和黔东松桃县两省三县交界的高山崇岭,全长 120 千米,上游称高者河,中游称峒河,下游称武水,汇入沅江,注入洞庭,奔向长江。峒河流域面积约 908km2,坡降 6.6‰,落差 124m,多年平均流量为 23.4m3/s,最大洪峰约 1540m3/s,最枯流量约 0.6723.4m3/s。浪头河为峒河支流,自北西往东南再往南西流,在吉首市城区汇入峒河。该河为本项目区域地表水及地下水排泄场所,调查期间河水流量约10L/s。本项目有关的浪头河水功能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域标准。本项目废水经吉首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至峒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
湘西自治州境域地壳构造以花垣—保靖—张家界断裂带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变形区。西北变形区燕山期侏罗山式褶皱变形区,以褶皱变形为主并兼有少量压性的压扭性断裂。东南变形区以断裂变形为主,褶皱构造次之,由武陵山背斜和沅麻盆地组成,为加里东期逆冲褶皱变形区。根据地质构造,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湘西州域分为2个工程地质区,3个工程地质亚区。
(1)湘西北区位于凤凰—吉首—古丈—常德一线西北,又称湘西北褶皱隆起岩溶发育山原山地工程地质区。
(2)龙山—石门中低山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间地区:中山山原地貌。新构造运动降升显著。地壳较稳定。
(3)湘西南区位于凤凰—吉首—古丈—常德一线以南,又称湘西褶皱隆起山地工程地质区。湘西州境仅含该区西北的麻阳—桃源红层低山丘陵亚区一部分。吉首市地质构造处于全国东部新华夏系构造第二个一级隆起带的南西段,西部为武陵山二级隆起带的南段,东南部为沅麻盆地二级泡降带的西缘,主要构造结呈北北东—北东间展布,由一系列褶皱和断层组成。较大的褶皱有大兴寨—简台背斜;沙坪—乾州向斜;龙开—寨阳向斜;三岔坪背斜;天堂背斜。断层主要有石家寨—铜金坡逆断层和溪马—瓦场逆断层;吉首区断层和大兴寨断层。市境内岩溶地貌发育,石芽、溶沟、漏斗、落水洞等岩溶形态很典型。但城区内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均不发育,岩石层里一般较清晰,产状倾角不大,走向比较一致,局部地形有渗漏和塌陷,但不明显,土层厚薄不等,多为红黄壤,地震烈度在六度以内,对城市建设较为有利。 本项目位于吉首市峒河街道,根据现场勘测、走访以及搜集相关资料, 本项目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2)地下水
项目区域出露地层有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中生界白垩系、新生界第四系,以寒武系和白垩系分布最广,震旦系、奥陶系和第四系仅有小面积出露。地质构造处于全国东部新华夏系构造第三个一级隆起带的南西段,为武陵山二级隆起带的南段,呈北北东——北东向展布,由一系列皱褶和断层组成。场地内部地表水系较发育,主要为沟谷泉水,境内岩溶地貌发育,溶沟、漏斗、落水洞等岩洞形态典型。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水量较丰富。场地地形高差较大,地下水迳流较明显,从高往低流。浪头河为区内地表水及地下水排泄场所。
五、自然资源
吉首市共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 42 科 108 种,其中鸟类 16 科 48 种,兽类 15科 30 种,爬行类 6 科 16 种,两栖类 5 科 14 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 28 种;野生动物中兽类主要有刺猬、野兔、黄鼠狼、鼠类、蛇类、青蛙、蜥蜴等;鸟类有麻雀、八哥、乌鸦、山雀等;昆虫有蜘蛛、蜻蜓、蝴蝶、野蜂等。区内共有木本植物 73 科 336 种,主要优势树种有樟科、壳斗科、木兰科、金镂梅科、桃金娘科共 28 科 205 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珙桐、银杏、苏铁、红豆杉、伯乐树 5 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 11 种。
项目所在地区人迹活动较为频繁,项目建设场址不涉及林木资源,不涉及国家珍稀的野生动植物。
六  项目环境功能属性表
项目环境功能属性见表2-1 环境功能属性表
表2-1 环境功能属性表
序号 功能区类别 功能区分类及执行标准
1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 Ⅲ类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Ⅲ类标准
2 环境空气功能区 二类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3 声环境功能区 二类区、4a类区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及4a类标准
4 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
5 是否 森林、公园
6 是否生态功能区
7 是否 水土流失重点防控区
8 是否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9 是否三河、两湖、两控区
10 是否水库库区
11 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
12 是否属于生态敏感与脆弱区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吉首市社会环境概况
2010 年由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吉首市规划局联合编制《吉首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0~2020 年)》,现已完成了规划纲要,其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1)规划期限
近期:2010—2015 年;
远期:2016—2020 年;
远景(设想):2021—2030 年;
(2)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分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为吉首市域,总面积 1077.97km2,主要是确定市域经济发展布局,城镇化进程和城镇发展布局,确定市域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第二层次为城市中心区,包括吉首市石家冲、峒河、红旗门、乾州四个街道办事处和吉首乡、万溶江乡、河溪镇的马鞍村、寨阳乡的曙光村以及跃进水库水源保护区,同时为了满足吉首市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要求,将凤凰县竿子坪乡湾溪、牯牛坪、木林坪、棒棒坳、廖家冲五个村划为规划区范围,规划区总面积 166k m2。在上述区域内,重点是保证城乡建设用地和近城生态建设。第三层次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地区,包括镇溪、峒河、乾州、吉凤 4 个街道办事处大部分区域,近期 32km2,远期 38km2,远景 50km2 左右。重点是确定城市发展性质、规模、布局、历史风貌保护和相应的市政工程设施,妥善安排区域对外交通,打通与周边城市及区域的联系通道,打造大武陵山区新型旅游中心城市。
(3)城市职能定位
吉首市区作为州域的中心城市,是湘西自治州首府,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以及信息、商贸、物流中心,是大湘西文化圈的重要节点和游客集散中心以及绿色产品加工业基地。
(4)城市人口规模
现状 2009 年:城市人口 26.75 万人(含暂住人口 7.2 万人);
近期 2015 年:城市人口 32 万人左右;
远期 2020 年:城市人口 38 万人左右。
2.吉首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
吉首市发改委于2008年以 吉发改字【2008】67号同意建设吉首市污水处理厂。项目施工单位为吉首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于2008年动工,运行单位为湘西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湖南湘西州,厂区具体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吉首市青山湾,设计处理能力为日处理污水4.00万立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厂区土建施工,工艺设备、工艺管道安装,电气、自控系统安装,照明,防雷接地,采暖,通风,厂区道路施工及绿化等。湘西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吉首污水处理厂自2010年1月正式投入运行以来,污水处理设备运转良好,日平均处理污水量为3.74 万立方米。该项目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厂区主体工艺采用SBR处理工艺,经处理后的污水水质排放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湘西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吉首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极大地改善了城市水环境,对治理污染,保护当地流域水质和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改善湘西州的投资环境,实现湘西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3环境质量状况(表三)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本项目采用常规历史资料收集和现状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解项目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引用湘西州吉首市监测站公布的2018年1月-12月的空气质量日报数据,环境补充监测内容由湖南德立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8月1日至8月5日完成。

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一)区域达标性分析
本项目所在地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引用吉首市环境监测站发布的《环境质量简报》中关于吉首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因子 PM2.5PM10SO2NO2COO3 2018 年监测数据(网址http://www.jishou.gov.cn/zwgk/gzyd2017/yzwgkzlhms/hjbh_44640/kqhszljc/)。
表3-1  吉首市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一览表  (ug/m3 
监测时间 SO2 NO2 PM10 PM2.5 O3-8h CO
2018年1月 6 24 92 60 48 600
2018年2月 8 24 113 69 70 700
2018年3月 6 22 65 39 61 500
2018年4月 5 26 70 37 77 600
2018年5月 3 14 62 31 72 1000
2018年6月 3 13 45 25 112 1200
2018年7月 2 9 34 19 97 1000
2018年8月 3 11 35 20 112 1200
2018年9月 3 13 30 18 97 1400
2018年10月 3 16 44 27 114 1200
2018年11月 4 20 46 31 77 1000
2018年12月 4 27 74 49 62 1200
年均值 4 18 59 35 52(日最大8小时值) 968(24小时平均值)
标准值(年均值) 60 40 70 35 160(日最大8小时值) 4000(24小时平均值)
达标情况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根据上表可知,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数据可知,SO2NO2PM2.5PM10的浓度年均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CO 24 小时平均值、O3的日最大 8小时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 2018 年修改单中二级标准
综上所述,项目所在地为大气环境空气达标区。
本次现状评价布设两个监测点,具体点位见表3-2。采样时间为2019年81日至85日,监测因子为非甲烷总烃,监测结果见下表3-3。
表3-2  环境空气监测点设置
序号 监测点位
G1 1#上风向北侧居民点
G2 2#下风向南侧居民
 
表3-3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    单位:mg/m3
3-3环境空气检测结果
监测点位 1#上风向北侧居民点 2#下风向南侧居民点
监测时间 非甲烷总烃
8.1 0.04L 0.04L
8.2 0.04L 0.04L
8.3 0.04L 0.04L
8.4 0.04L 0.04L
8.5 0.04L 0.04L
标准限值 2.0mg/m3(小时)
标准执行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由表3-3可知,项目区域各监测点非甲烷总烃浓度均达到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要求。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建设地区域主要地表水体为峒河,本评价水环境质量现状引用吉首市环境监测站发布的《环境质量简报》中的内容
表 3-4 2018 年地表水断面均值结果及达标情况
监测项目 河溪水文站(控制单元) 吉首二水厂(狮子庵水厂) 张排汇合口峒河段 吉首三水厂 张排汇合口万溶江段
PH 均值 7.56 8.32 8.08 8.22 7.94
评价标准 6-9 6-9 6-9 6-9 6-9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溶解氧 均值 7.76 8.19 7.26 7.93 7.11
评价标准 6 6 6 6 5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高锰酸盐指数 均值 1.9 0.9 1.0 1.0 1.4
评价标准 4 4 4 4 6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化学需氧量 均值 9.3 2.8 4.0 3.4 7.8
评价标准 15 15 15 15 20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五日生化需氧量 均值 1.02 0.56 1.54 0.94 2.27
评价标准 3 3 3 3 4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氨氮 均值 0.26 0.18 0.47 0.22 0.76
评价标准 0.5 0.5 0.5 0.5 1.0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总磷 均值 0.064 0.028 0.085 0.035 0132
评价标准 0.1 0.1 0.1 0.1 0.2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均值 0.000587 0.000500 0.000500 0.00050 0.000500
评价标准 1.0 1.0 1.0 1.0 1.0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均值 0.01650 0.02500 0.02500 0.02500 0.09883
评价标准 1.0 1.0 1.0 1.0 1.0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氟化物 均值 0.110 0.133 0.158 0.195 0.210
评价标准 1.0 1.0 1.0 1.0 1.0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均值 0.000292 0.000200 0.000200 0.000200 0.000200
评价标准 0.01 0.01 0.01 0.01 0.01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均值 0.000696 0.000212 0.000242 0.000150 0.000721
评价标准 0.05 0.05 0.05 0.05 0.05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均值 0.000015 0.000020 0.000020 0.000020 0.000020
评价标准 0.00005 0.00005 0.00005 0.00005 0.0001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均值 0.000192 0.000050 0.000133 0.000050 0.000512
评价标准 0.005 0.05 0.05 0.05 0.05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六价铬 均值 0.0028 0.0020 0.0022 0.0020 0.0039
评价标准 0.05 0.05 0.05 0.05 0.05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均值 0.000773 0.001000 0.001000 0.001000 0.001000
评价标准 0.01 0.01 0.01 0.01 0.05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氰化物 均值 0.0011 0.0005 0.0005 0.0005 0.0005
评价标准 0.05 0.05 0.05 0.05 0.2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挥发酚 均值 0.00065 0.00015 0.00015 0.00015 0.00015
评价标准 0.002 0.002 0.002 0.002 0.005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石油类 均值 0.005 0.005 0.005 0.005 0.005
评价标准 0.05 0.05 0.05 0.05 0.05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均值 0.02 0.02 0.02 0.02 0.02
评价标准 0.2 0.2 0.2 0.2 0.2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硫化物 均值 0.0021 0.0025 0.0025 0.0025 0.0025
评价标准 0.1 0.1 0.1 0.1 0.2
超标率(%)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注:张排汇合口万溶江段为Ⅲ类水,其他断面为Ⅱ类水。
上表可知,监测断面各水质因子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 类标准,峒河水质较好。为地表水达标区。
湖南德立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8月1日-8月3日对项目排口上下游500m位置进行了采样,监测结果如下:
表3-5:项目地表水现状监测点位一览表
序号 监测点名称 监测因子
W1 浪头河入峒河处上游500m1#断面 pHCODcr、SS、NH3-N、石油类、TP、粪大肠菌群、挥发酚
W2 浪头河入峒河处下游1000m处峒河2#断面
 
监测结果见下表。
3-6  地表水常规监测数据统计表 单位:mg/L(pH除外)
采样点位 采样日期 检测结果(mg/L,pH值:无量纲)
pH值 化学
需氧量
TP 氨氮 石油类 挥发酚 SS 粪大肠菌群
浪头河入峒河处上游500m1#断面 2019.8.1 6.75 12 0.04 0.212 0.03 0.0031 10 30
2019.8.2 6.85 10 0.04 0.206 0.01 0.0045 18 30
2019.8.3 6.75 15 0.04 0.321 0.01 0.0032 12 20
浪头河入峒河处下游1000m处峒河2#断面 2019.8.1 6.15 15 0.04 0.172 0.01 0.0041 15 20
2019.8.2 6.55 16 0.04 0.186 0.01 0.0045 13 1000
2019.8.3 6.70 17 0.04 0.160 0.01 0.0008 17 200
标准限值 6-9 20 4.0 1.000 0.05 0.005 30 10000
备注:标准执行《地表水水质标准》(GB 3838-2002)表1中三类限值。
 
备注:标准执行《地表水水质标准》(GB 3838-2002)表1中三类限值。
 
注:“L”表示低于该方法检出限
由表3-6可知,项目地表水质现状W1、W2的pH、BOD5、CODcr 、NH3-N、石油类、挥发酚监测因子浓度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三类标准值要求,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
本项目评价收集了《吉首龙凤妇产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监测数据。本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引用理由如下:
(1)地表水监测点的监测时间为2016年11月28日~2016年11月30日,监测时间较近,在3年有效期内。
(2)引用项目数据点在本项目纳污水体及附近水体范围内;
(3)监测项目全面,包含了本项目污染因子。
(4)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与本项目建设前改变不大。
本次地表水评价引用3个监测点,其现场监测时间为2016年12月5日~12月7日。
表3-7:项目地表水现状监测点位一览表
序号 监测断面 监测因子 备  注
W1 峒河,吉首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处 pH、BOD5、氨氮、CODcr、石油类、TP、粪大肠菌群、SS 采样同时测量流速、流量
W2 峒河,吉首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处
W3 峒河,吉首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1500m处
 
地表水现状监测统计结果见表3-5。
表3-8:地表水引用数据结果一览表  
                                 单位:mg/L(pH无量纲、粪大肠菌群:个/L)
监测地点 监测项目 浓度范围 评价标准 超标率 Sij值 达标情况
W1 pH 6.94~7.14 6~9 0 0.06/0.07 达标
BOD5 2.4~2.6 4.0 0 0.65 达标
CODcr 11.5~12.7 20 0 0.64 达标
TP 0.104~0.121 0.2 0 0.61 达标
氨氮 0.069~0.094 1.0 0 0.09 达标
石油类 0.01L 0.05 0 0 达标
SS 11~13 30 0 0.43 达标
粪大肠菌群数 1300~1800 10000 0 0.07 达标
W2 pH 7.14~7.30 6~9 0 0.15 达标
BOD5 2.8~3.1 4.0 0 0.78 达标
CODcr 13.6~14.7 20 0 0.74 达标
TP 0.148~0.176 0.2 0 0.88 达标
氨氮 0.173~0.196 1.0 0 0.20 达标
石油类 0.01L 0.05 0 0 达标
SS 13~15 30 0 0.50 达标
粪大肠菌群数 1700~1800 10000 0 0.10 达标
W3 pH 7.14~7.36 6~9 0 0.18 达标
BOD5 3.0~3.3 4.0 0 0.83 达标
CODcr 14.3~15.7 20 0 0.79 达标
TP 0.140~0.162 0.2 0 0.81 达标
氨氮 0.256~0.284 1.0 0 0.28 达标
石油类 0.01L 0.05 0 0 达标
SS 11~13 30 0 0.43 达标
粪大肠菌群数 1800~2400 10000 0 0.13 达标
 
注:悬浮物参考《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
从表3-5中监测数据分析,项目地表水质现状3个断面各监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III类标准要求。吉首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下游水质较好,能满足区域水功能要求。
 

三、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为了解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对项目周边进行勘察发现项目周边仅有观察井,对观察井内地下水进行监测(采样时间2019年8月1日)。监测结果如下:
表3-9  地下水环境监测
采样点位 采样日期 检测结果(mg/L,pH值:无量纲;色度:倍)
pH值 甲苯 氨氮 石油类 挥发酚
地下水观察井 2019.8.1 6.55 0.006L 0.135 0.01 0.0009 0.006L
标准限值 6.5-8.5 0.7 0.5 0.05 0.002 0.01
 
项目地下水中的pH、苯、甲苯氨氮、石油类、挥发酚等污染因子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的三级标准标准要求限值,石油类参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项目周边地下水环境情况良好。

、声环境质量现状

(1)监测点位布设
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共布设4个点,为N1、N2、N3、N4,监测时项目正常运营,具体见附图2:拟建项目监测布点图,采样时间:2019年8月1日~年8月2日,按环评技术导则规定,分别测定昼间(06:00~22:00)和夜间(22:00~06:00)环境等效声级,监测点位分布情况见表3-10
表3-10  声环境监测点设置
检测点位 检测结果Leq,dB(A) 标准限值dB(A)
8.1 8.2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N1厂界侧外1m处 51.2 45.5 60.0 40.0 60 50
N2厂界南侧外1m处 52.2 41.7 53.6 44.4 70 55
N3厂界西侧外1m处 53.1 41.4 56.1 45.2 60 50
N4厂界侧外1m处 51.7 42.5 54.6 43.7
备注:“点位N1、N3、N4”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表1中2类标准限值;“N2”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表1中4a类标准限值。
 
(4)评价结果
由表3-9可知,N1、N3、N4监测点在昼夜间声环境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N2监测点在昼夜间声环境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

五、生态环境现状

本项目位于吉首市峒河街道五里牌村,总占地面积3256.40m2,用地性质为其它商服用地,项目周围地表多为商业用地
区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扬尘、饮食业油烟及汽车尾气;水污染源主要为生活废水及生产废水;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及商业固废;噪音污染源为生产设备和商业活动。
项目评价区域内动物数量较少,未发现大型野生动物。
项目区域人类活动频繁,无原始植被,无珍稀动、植物,也无古稀树木和保护树种,无特殊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周围200m范围内无重点保护文物和风景名胜区等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11
表3-11  项目外环境关系、主要保护目标和级别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目标 方位 距离(m) 性质 规模及受影响
人数
环境功能
声环境 峒河街道居民 W 100 居民 居民区,约100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在建小区 WS 100 居民 居民区,约2000
峒河街道居民 E 50 居民 居民区,约100
大气环境 水井坨居民 E 500 居民 居民区,约20 保证周边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铁寨坡 WN 500 居民 居民区,约50
吉首市公路局 N 1200 行政单位 约200人
湘西自治州武陵山蔬菜果品批发市场 S 700 商业 约1000人
老石田 SE 600 居民 居民区,约20户
地表水 浪头河 W 40 灌溉
用水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II类标准
龙舞溪 W 700 综合 /
峒河 S 2000 综合 /
 

4评价适用标准(表四)

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
按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项目所在地属二类区,故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及修改单的要求。非甲烷总烃环境空气质量参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即非甲烷总烃限值2.0mg/m3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4-1。
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μg/Nm3
污染物名称 浓度限值
小时平均 日平均
SO2 500 150
NO2 200 84.64
Pm2.5 年均35 75
Pm10 年均75 150
O3 200 8小时平均160
CO 10 4
 
非甲烷总烃参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表4-2  非甲烷总烃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Nm3
污染物名称 浓度限值
小时平均 日平均
非甲烷总烃 2.0 /
 
2、地表水环境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域标准,标准值见表4-3。
表4-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指标 标准值(mg/L) 依据
pH 6~9 (GB3838-2002)III类水域标准
COD 20
挥发酚 0.004
氨氮 1.0
石油类 0.05
 
3、声环境
项目距道路中心线35m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其他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标准值见表4-4。 
 
表4-4   声环境质量标准
适用区域 标准值(Leq:dB(A) 依据
昼间 夜间
2类 60 50 (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
4a类 70 55 (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
 
4、地下水
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标准值见表4-5。
表4-5  地下水质量标准
指标 标准值(mg/L) 依据
pH 6.5~8.5 (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石油类参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氨氮 0.5
耗氧量 3.0
挥发酚 0.002
石油类 0.05
总大肠菌群 3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水
经隔油池处理后的初期雨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排入市政管网。 
表4-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项目 pH(无量纲) SS CODcr BOD5 石油类 NH3-N
(GB8978-1996)三级标准 6~9 400 500 300 20 -
 
2、噪声
项目距道路临近公路南侧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4类标准,东、西、北侧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标准值见表4-6。
表4-7  噪声标排放准     等效声级 LAeq:dB(A)
类 别 昼间 夜间 依据
运营期 60 50 (GB12348-2008)2类
70 55 (GB12348-2008)4类
 
3、废气
本项目运营期加油站油气排放限值、技术要求等执行《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中油气浓度排放限值 25g/Nm3标准,非甲烷总烃厂界浓度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4.0mg/m3
4、固体废弃物
一般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生活垃圾储存及处置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
总量控制指标 依据《湖南省“十三五”主要污染物减排规划》,湖南省对 COD、NH3-N、SO2、NOX、VOCs五项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其中COD、NH3-N、SO2、NOX为约束性指标,VOCs为指导性指标。本项目废水经吉首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COD和NH3-N排放量分别为0.008t/a和0.001t/a。建议本项目水污染物总量指标纳入污水处理厂控制指标内,不另行申请。该大气污染物均为无组织排放,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0.4878t/a,不设总量指标。
 

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表五)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1、加油站运营期主要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本项目原油来源为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由油罐车公路运输进站,不设专用输油管线。
本项目运营期主要工艺为加油工艺,其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见图5-1

                图5-1 加油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图
本项目加油工艺简述如下:
本项目采用的是潜油泵型加油工艺:成品油罐车将来油先卸到储油罐中,再由埋地油罐上装设潜油泵,将油罐内的油品送至加油机给车辆加油。潜油泵具有更好的环保性能(实现压力管道泄漏探测、防止管道泄漏,还可避免使用过程中发生溢油现象),潜油泵从设计和制造工艺上已考虑特殊场所使用的特点,安装与维护简单方便,并通过相关国家的防爆认证。
(1)卸油:本项目采用自流密闭卸油方式卸油。油罐车卸油接口、蒸汽回收管口与地下储油罐油气回收管口均通过快速接头软管相连接,油罐车与埋地油罐便形成了封闭卸油空间。工作人员打开卸油阀后油品因位差便自流进入相应的埋地储油罐,同体积的油气因正压被压回油罐车。回收至油罐车内的油气由槽车带回油库。
(2)储油:本项目设置3座卧式钢储罐,其中:0#柴油罐1座(容积分别为30m3);92#、95#、98#汽油罐各1座(容积均为30m3)。每座油罐均有HAN(阻隔防爆技术)、液位计,用于预防油罐爆炸事故和溢油事故,并安装卸油一次、二次油气回收装置。
(3)加油:将储罐内油品加入车辆。加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气采用真空辅助方式密闭收集;加油软管配备拉断截止阀防止溢油滴油。
(4)油气回收装置: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分为两个阶段:一次油气回收(卸油油气回收)和二次油气回收(分散式加油油气回收)。
①一次油气回收:在油罐车卸油过程中,随着储油车内液位线下降,地下储油罐内液位线上升,储油车内压力减小,地下储油罐内压力增加,地下储罐与油罐车内的压力差,利用压力差使卸油过程中挥发的油气通过管线回到油罐车内,达到油气收集的目的。待卸油结束,地下储罐与油罐车内压力达到平衡状态,一次油气回收阶段结束,回收效率大于90%。一次油气回收系统见图5-3-1。

图5-2  一次油气回收系统示意图
②二次油气回收:在加油机为汽车加油过程中,通过真空泵产生一定真空度,经过加油枪、油气回收管、真空泵等油气回收设备,按照气液比控制在1.0至1.2之间的要求,将加油过程中挥发的油气回收到油罐内,此过程油气回收效率大于90%。
当采用加油油气回收时使用油气回收型加油枪,并在加油机内安装真空泵。真空泵控制板与加油机脉冲发生器连接,当加油枪加油时,获得脉冲信号,真空泵启动,通过加油枪回收油气。所有加油机的油气回收管线进口并联,汇集到加油油气回收总管,加油油气回收总管直接进入最低标号油罐,起到回收加油油气的作用。加油机与油罐之间应设油气回收管道,多台加油机可共用1根油气回收总管。二次油气回收系统见图5-3。

                                                                  图5-3 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示意图
2、辅助设施产污位置分析
本项目辅助设施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营业用房、辅助用房产生的生活污水、办公及生活垃圾、废包装材料等。项目公辅设施产污位置见图5-4。
图5-4 项目运营期办公生活设施产污位置示意图

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

本项目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成,加油站计划将单层罐改造成双层罐,施工期主要内容为罐区地面开挖,单层油罐及管线拆除,双层油罐及管线的安装,罐区地面恢复,施工期约为20天。施工期主要污染为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及汽车废气、施工噪声以及拆除的单层油罐、输油管线、开挖土石方固体废物等。其工程分析如下:

1、大气污染源
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及车辆废气。
(1)施工扬尘
施工期扬尘主要来源于土方挖填及材料运输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在施工过程中土方挖填将造成部分土地裸露,同时土方堆放、建筑材料的装卸及运输都会产生粉尘,这些粉尘随风扩散会造成施工扬尘,施工扬尘造成的污染仅是短期和局部的,施工完成后便会消失。
(2)施工机械及车辆废气
运输车辆及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成分为NOX、CO,其产生量较小,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水污染源
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是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期高峰期人数按照10人计算,按照0.08m3/d人计,则高峰期用水量为0.8m3/d,施工期生活用水排污系统按照0.8计算,生活废水为0.64m3/d,生活污水经本项目化粪池处理后外排。
3、噪声污染源
施工期主要噪声来源为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噪声通过禁止鸣笛、隔声等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土方开挖的渣土、拆除的油罐及管线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1)土方开挖的渣土
项目改造开挖的土方全部用于回填周围洼地。
(2)拆除的油罐及管线
拆除的废油罐及管线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运走处理。
(3)生活垃圾
项目施工期为20天,施工人员1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照每人每天0.5kg计算,则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1t,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

1、废气:主要有卸油和加油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油气、油罐呼吸过程产生的挥发油气、汽车尾气、发电机运行废气。
2、废水:主要有员工和进出加油站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含油废水,主要污染物有石油类、SS、CODcr、BOD5等。
3、噪声:噪声源主要来自站场设备噪声及进出加油站汽车产生的车辆噪声。
4、固废及危废:含油废物(废沙、废油、废含油擦拭物、隔油池油污等),油罐清洗废液、以及生活垃圾,废包装材料。

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

二、运营期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

1、废气排放及治理措施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包括加油、卸油、储罐大小呼吸产生的油气(以非甲烷总烃计)、汽车尾气和发电机运行时的柴油燃烧废气。
(1)油气(以非甲烷总烃计)
①油气的产生
本项目油气为油品损耗挥发形成,主要成分以非甲烷总烃计。正常运营时,油品损耗主要有卸油罐注损失、储油损失、加油作业损失等。其损失成因如下:
A、储油损失-有关大小呼吸
I、储罐大呼吸损失:是指油罐进发油时所呼出的油蒸气而造成的油品蒸发损失。油罐进油时,由于油面逐渐升高,气体空间逐渐减小,罐内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呼吸阀控制压力时,一定浓度的油蒸气开始从呼吸阀呼出,直到油罐停止收油。
II、储罐小呼吸损失:油罐在没有收发油作业的情况下,随着外界气温、压力在一天内的升降周期变化,罐内气体空间温度、油品蒸发速度、油气浓度和蒸汽压力也随之变化。这种排出油蒸气和吸入空气的过程造成的油气损失,叫小呼吸损失。
B、加油作业损失:主要指为车辆加油时,油品进入汽车油箱,油箱内的烃类气体被油品置换排入大气。
C、另在加油机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成品油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跑冒滴漏量与加油站的管理、加油工人的操作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登记培训教材 社会区域类环境影响评价》,油品小呼吸造成的烃类气体通过率为0.12kg/m3,处理率达93%;大呼吸造成的烃类气体通过率为0.88kg/m3,其回收率可达99%;加油损失为0.11kg/m3,加装二次回收装置后回收率达90%;成品油的跑冒滴漏与加油站的管理水平有关,本项目平均损失为0.036kg/m3,加油站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后,这部分处理率能达90%。
本项目加油站年销售柴油约3000m3(约2550t),汽油3000m3(约2250t),则可以计算出该加油站烃产生量,如表5-1所示。
②油气治理措施
根据《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中的要求,采取的治理措施为:
A、加油站和油罐车等应配备相应的油气收集系统;
B、对加油站的治理措施主要为铺设油气回收管线和采用油气回收性加油枪,安装一次、二次油气回收装置。
根据项目设计资料,本项目拟采取的治理措施为:
A、 铺设油气回收管线;
B、 采用油气回收性加油枪;
C、 安装一次和二次油气回收装置。
一次油气回收阶段(即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是通过压力平衡原理,将在卸油过程中挥发的油气收集到油罐车内,运回储油库进行油气回收处理的过程。卸油和油气回收接口安装有节流阀、密封式快速接头和冒盖,以防止油气挥发泄露。
二次油气回收阶段(即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在加油站为汽车加油过程中,通过真空泵产生一定真空度,经过加油枪、油气回收管、真空泵等油气回收设备,按照气液比控制在1.0至1.2之间的要求,将加油过程中挥发的油气回收到油罐内。
根据《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的相关要求,建设单位
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A、保持油品灌装率处于较高值,减少储罐中的油气空间,起到降低油蒸气损耗的目的。
B、油罐车卸油必须采用密闭卸油方式,并对卸油及充装采取油气回收系统,储罐通气管管口应安装机械呼吸阀,以减少油料进出时的扰动蒸发。采用密闭式量油(液位仪)工艺。
C、输油管线采用“耐油、耐土壤腐蚀、导静电”的非金属环保地下输油管道。
D、进液管、液相回流管和气相回管上设止回阀,出液管和卸车用的气相平衡管上设过流阀,防止管道发生意外泄漏。
E、分别在罐区、充卸台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密切监控危险区域气体浓度,控制污染物的不正常排放,报警器宜集中设置于值班室。
F、储油罐通气管口高出地面4m,并安装阻火器。
G、选择质量优良、密封性能好的管道、阀体、法兰、垫片和设备,并注重设备维护、检修,每天每班检查一次,以有效减少废气的泄漏。
H、卸油过程:设计采用密闭卸油方式卸油。汽车油罐车将汽油或者柴油运到加油站,先将油罐车进行接地,经静停、计量确认后专用卸油管道(带防静电接地线)连接油罐及卸油口,经检查后将油料经卸油管道自留放入油罐(卸油管安装时伸至距罐底200mm左右)。
I、加油过程:加油时将加油枪插入油箱,经检查无误后,通过微机控制器启动潜油泵,将油料从油罐抽到加油机,经计量后加入汽车油箱。整个过程全部由微机自动控制,可提前输入加油量(或购油金额)后启动加油机,待加足预设油量后自动停机。
按照《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中6.1卸油油气排放控制标准实施区域和时限表3规定,本项目应严格按照本标准“5.1卸油油气排放控制”的技术措施要求进行执行:
A、采用浸没式卸油方式,卸油管出油口距罐底高度不小于200mm。
B、卸油和油气回收接口安装DN100mm的截流阀、密封式快速接头和帽盖,已采取卸油油气排放控制措施但接口尺寸不符的可采用变径连接。
C、连接软管采用DN100mm的密封式快速接头与卸油车连接,卸油后连接软管内不能存留残油。
D、所有油气管线排放口按GB50156的要求设置压力/真空阀
E、连接排气管的地下管线应坡向油罐,坡度不小于1%,管线直径不小于DN50mm。
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版)中6.3.1~6.3.6
之规定,本项目按其规定应执行的情况如下:
A、油罐车卸油采用密闭卸油方式;
B、每个油罐应各自设置卸油管道和卸油接口,各卸油接口及油气回收接口设置有明显标识;
C、卸油接口装设快速接头及密封盖;
D、汽油罐车向站内油罐卸油采用平衡式密闭油气回收系统;
E、卸油油气回收管道的接口采用自闭式快速接头;
F、加油油气回收系统采用真空辅助式油气回收系统。
综上所述,本项目采取的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符合《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版)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相关要求。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对产生油气的回收效率大于90%本项目对汽油采取二次油气回收装置,对柴油无二次油气回收。本项目加油站年销售柴油约3000m3(约2550t),汽油3000m3(约2250t),则可以计算出该加油站烃产生量,如表5-1所示。
表5-1  非甲烷总烃产排放量一览表
序号 产生源 产生系数(kg/m3 通过量(m3/a) 产生量(kg/a) 处理率(%) 排放量(kg/a) 排放速率(kg/h)
1 大呼吸 0.88 6000 5280 99 52.8 0.0060
2 小呼吸 0.12 720 93 50.4 0.0058
3 加油(汽油) 0.11 3000 330 90 33 0.0038
加油(柴油) 3000 330 / 330 0.0377
4 跑冒滴漏 0.036 6000 216 90 216 0.0025
总计 6876 / 487.8 0.056
注:汽油密度取0.75g/cm3,柴油密度取0.85g/cm3
由表5-1可知,经上述治理措施治理后,场地内非甲烷总烃排放量大为减少,年排放量为0.4878t/a,排放速率为0.056kg/h,且项目站址较开阔,空气流动良好,非甲烷总烃易扩散。经预测,其无组织排放浓度能够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关于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4mg/m3)要求
本次环评要求:为减少加油机作业时由于跑冒滴漏造成的非甲烷总烃损失,加油站应加强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学习,严格按照行业操作规程作业,从管理和作业上减少排污量。
(2)汽车尾气
加油站进出车辆较多,会排放一定量的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CO、NOX、SO2、THC。
汽车尾气的污染主要来自未完全燃烧的汽油、柴油,部分是由于曲轴箱的漏气和油的蒸发损失,主要污染物是CO、非甲烷总烃、NOx等,本次环评中用污染系数法确定汽车在进出加油站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的量。排放系数采用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汽车尾气排放状况研究”课题中,对汽车低速行驶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测定结果,单车排放因子:NOx:0.0068g/min;CO:0.239g/min;碳氢化合物:0.103g/min。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取决于汽车在停车场内的行驶速度和行驶距离,本加油站每日加油车辆按200辆计,每次每车在车库内行驶5分钟,集中在14个小时内。则本项目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约为:NOx:0.0005kg/h,CO:0.017kg/h,NMHC:0.007kg/h。
因为车辆在站内行程距离较短,尾气排放量小,且项目站址较开阔,空气流动良好,汽车尾气经大气扩散、稀释后,可实现达标排放。
(3)柴油发电机运行废气
本项目配电房内配备有柴油发电机1台,以备停电时使用。采用0#柴油作为燃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成分为CO、HC、NOx等。
项目采取的治理措施为:
发电机房采用机械送、排风的形式,保持良好的通风性;
发电机燃油废气经发电机自带的油烟处理装置处理后由配电房屋顶排放;
项目区域供电充足,停电频次少,发电机使用频率较低,柴油燃烧废气经发电机自带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放浓度能够做到达标排放。且项目站址较开阔,空气流动良好,柴油燃烧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废水排放及治理措施

(1)项目废水产生情况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站内绿化用水、员工生活用水以及加油车辆司乘人员用水。项目不进行场地地坪冲洗,地面油污使用沙砾清洁。
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368m3/d(134.32m3/a),主要污染物为SS、CODcr、BOD5、NH3-N等。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管网。
跑漏油污水主要为加油罩棚四周及卸油点非正常状况下(如洒漏等)产生的,较难定量核算,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SS。根据类比调查,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为:CODCr 400mg/L、BOD5 300mg/L、SS 300mg/L、NH3-N 30mg/L,污染物产生量分别为CODCr:0.05t/a、BOD5:0.04t/a、SS:0.04t/a、NH3-N:0.004t/a。
(2)污水处理措施
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1座,10m3)收集预处理后进入市政管网。
②跑漏油污水:项目加油机罩棚四周及卸油点设置盖板排水沟,用于收集场地跑漏油污水,油污水经排水沟收集进入站内隔油池(1座,15m3),经隔油沉淀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4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在吉首市青山湾附近汇入污水处理厂。隔油池油污采用活动式回收桶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点,后交由州公司统一收集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
本项目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
化粪池1座:位于营业用房西侧,有效容积约为10m3,能满足处理需求。
隔油池1座:位于站区西南侧绿化带内,采用两档三格隔油池,有效容积约为15m3,能满足处理需求。

3、噪声排放及治理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为汽车进出加油站噪声、加油机、发电机等设备运行噪声等。主要噪声源、声源强度见表5-2。
表5-2 运营期主要噪声源及声源强度  单位:dB(A)
序号 设备及车辆类型 单台声级值(dB(A))
1 加油机 70
2 小型车 73
3 中型车 83
4 大型车 89
5 发电机 84
 
采取的治理措施:
(1)沿本站边界设置实体墙(西面、南面、东面),高约2.2m;
(2)发电机选用先进的、噪音低、振动小的发电机组。发电机设置于专门的配电房内;
(3)加油机底部设置减震垫,加强维护,加油机壳体隔声;
(4)油料卸车安排在昼间进行,禁止夜间进行;
(5)进出通道设置禁鸣限速标志,设施减速带,车速限制在20km/h以下,以降低车辆噪声。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预测场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4类标准限值要求。

4、固废排放及处置措施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废包装材料、油罐清洗废液、含油废物(含油废沙、废油、废含油擦拭物、隔油池油污等)。
(1)办公及生活垃圾
本项目工作人员4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05kg/人·d计,进出加油站的司乘等人员约100人,垃圾产生量按0.01kg/人·d计,则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2kg/d(0.438t/a),站内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2)废包装材料
本项目废包装材料主要来自营业厅产生的废纸箱、废包装等,产生量约0.7t/a,收集后定期外售废品回收站。
(3)油罐清洗废液
加油站油罐一般3年清洗一次,项目油罐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湖北吉奥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清洗,清洗介质一般使用同种油或去油剂。类比同类加油站,每次清洗产生的油罐清洗废液约为0.5t,属于危险废物(HW09)。清洗产生的废液由清洗单位(湖北吉奥特科技有限公司)直接运走并进行安全处置,不在站内暂存。
(4)含油废物
本项目含油废物主要包括含油擦拭物(如抹布、手套等,产生量约0.1t/a)、含油废沙(沙砾用于场地地面撒漏油污清洁,产生量约0.4t/a)、废汽柴油和隔油池油污(产生量约0.3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8月1日施行)判定,含油废沙属于危险废物(HW49),废汽柴油和隔油池油污属于危险废物(HW08),含油擦拭物在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内,不按危险废物管理,可混入生活垃圾内一并处理。故对于属于危险废物的含油固废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点,并定期交由州公司统一收容,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含油擦拭物与生活垃圾一并处置。
对危险废物的暂存和处置,环评要求采取如下措施:
(1)设置危险废物暂存点1处,建议设置在站区面角落,面积约5m2。对不同类型的危废分别采用不同的专用盛装容器收集存放,并在桶上张贴相应识别标签(注明种类、数量、存放日期等)及安全用语,临时存放在危险废弃物暂存点,定期由州公司专用运输车辆外运统一处置,做好防渗、防漏、防雨淋、防腐蚀工作。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一般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
2)建设单位将产生的危险废弃物交由州公司统一收容,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必须建立危险废物管理(产生、转移、利用、处置)和识别台帐,依法向当地环保部门如实申报。
本项目固废产生及处置情况见表5-3所示。
表5-3  项目固废产生量及处置情况汇总
序号 固废名称 废物鉴别 排放量 处置去向
1 油罐清洗废液 危险废物 0.5t/次 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清洗单位直接运走并进行处置,不在站内暂存
2 含油废沙 0.4 t/a 定期交由州公司统一收集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3 废汽柴油和隔油池油污 0.3 t/a
4 含油擦拭物 一般废物 0.1 t/a 垃圾桶收集后由市政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5 办公及生活垃圾 0.438t/a
6 废包装材料 0.7 t/a 外售废品收购站
 
综合上述分析,本项目对各类固废在采取安全、合理、卫生的处理和处置方法后,可有效防止二次污染。

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将油罐区、卸油区、加油区、隔油池、化粪池设置为重点防渗区;除绿化带以外的其它区域为一般防渗区,项目生活污水和含油废水严禁往天坑排放
项目在设计和建设中,采取以下防渗措施:
(1)按照《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的规定,做好防渗工作;
(2)对于营业用房、站内道路等一般防渗区采用水泥地面硬化;
(3)项目设置有液位计、液位管理系统、液位报警装置,液位计和液位管理系统能够准确显示和管理罐内液位,如果发生油罐较大量泄漏,液位报警装置能够发出警告;
(4)项目加油装置设置有紧急切断阀,能够在加油机发生泄漏时紧急停车,防止泄漏量扩大;
(5)项目在油罐区设置1口地下水观察井,以防止油品泄露。
环评要求,项目在投入运营后,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地下水环境保护:
(1)应定期对管道、设备、油、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进行检查,确保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2)危险废物暂存间地面基础应进行防渗处理,同时要求设计有堵截泄漏的围堰;
综上,由地下水污染途径及对应措施分析可知,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行了有效预防,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加强维护和管理厂区环境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厂区内的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
表5-4  工程改造前后污染物排放“三本账”汇总表  (t/a)
类别 项目 改造前排放量 改造工程排放量 改造后 改造前后增减量
以新带老消减量 预测排放总量
废气 非甲烷总烃 0.4318 0.4878 0.4318 0.4878 0.056
废水 排放量 134.32 134.32 134.32 134.32 0
SS 0.003 0.003 0 0.003 0
CODcr 0.008 0.008 0 0.008 0
BOD5 0.003 0.003 0 0.003 0
NH3-N 0.001 0.001 0 0.001 0
 

6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表六)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大气污染物 施工期 扬尘、车辆废气 颗粒物、氮氧化物 少量 少量
运营期 卸油、储油、加油过程 挥发油气
(非甲烷总烃)
6.876t/a 0.4878t/a
进出车辆 汽车尾气 NOx:0.0005kg/h,CO:0.017kg/h,NMHC:0.007kg/h NOx:0.0005kg/h,
CO:0.017kg/h,
NMHC:0.007kg/h
柴油发电机 发电机运行废气(CO、HC、NOx) 少量 少量
水污染物 施工期 生活污水 氨氮、BOD 施工人员不在站区生活产生量较少。
运营期 站区 初期雨水 经临时沉淀池隔油、沉淀除渣后排放。
跑漏油污水 少量 少量
办公生活区
134.32t/a
生活
污水
CODCr 400mg/L,0.05t/a 60mg/L,0.008t/a
BOD5 300mg/L,0.04t/a 20mg/L,0.003t/a
SS 300mg/L,0.04t/a 20mg/L,0.003t/a
NH3-N 30mg/L,0.004t/a 8mg/L,0.001t/a
固废 施工期 施工废料、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施工废料、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施工期约为20天,产生量较少,产生后由环卫部门处置。
运营期 加油站内
营业厅
办公及生活垃圾
废包装材料
0.438t/a 环卫部门处置
储罐区 油罐清洗废液 0.5t/次 湖北吉奥特公司处置
加油区、储罐区、隔油池 含油擦拭物 0.1t/a 州公司统一收容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含油废沙 0.4 t/a
废汽柴油和隔油池污油 0.3t/a
噪声 施工期 施工机械、运输车辆 噪声 75~105dB(A) 达标排放:昼间153dB(A)、夜间55dB(A)
运营期 加油机、发电机等设备 设备噪声  153~84dB(A) 达标排放:昼间≤60dB(A)、夜间≤50dB(A)
车辆 车辆噪声  73~89dB(A)
主要生态影响: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吉首市峒河街道五里牌村,施工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本项目所在区域人类活动频繁,区域内无珍稀保护动植物。项目在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增加现有绿化面积,可以改善部分生态环境,防污、减噪、滞尘,具有缓冲、调节等环境功能。故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7环境影响分析(表七)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成,加油站将单层储罐改双层储罐,并在油罐旁增设监测井。施工期主要内容为罐区地面开挖,单层油罐及管线拆除,双层油罐及管线安装,增设监测井,回填中性砂并地面恢复,施工期约20天。因此本次环评仅对施工期进行回顾性评价。
1、大气污染源
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及车辆废气。
(1)施工扬尘
施工期扬尘主要来源于土方挖填及材料运输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在施工过程中土方挖填将造成部分土地裸露,同时土方堆放、建筑材料的装卸及运输都会产生粉尘,这些粉尘随风扩散会造成施工扬尘,施工扬尘造成的污染仅是短期和局部的,施工完成后便会消失。
(2)施工机械及车辆废气
运输车辆及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成分为NOX、CO,其产生量较小,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水污染源
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是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期高峰期人数按照10人计算,按照0.08m3/d人计,则高峰期用水量为0.8m3/d,施工期生活用水排污系统按照0.8计算,生活废水为0.64m3/d,生活污水经本项目化粪池处理后外排。
3、噪声污染源
施工期主要噪声来源为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噪声通过禁止鸣笛、隔声等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土方开挖的渣土、拆除的油罐及管线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1)土方开挖的渣土
项目改造开挖的土方全部用于回填周围洼地。
(2)拆除的油罐及管线
拆除的废油罐及管线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运走处理。
(3)生活垃圾
项目施工期为20天,施工人员1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照每人每天0.5kg计算,则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1t,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34.32m3/a,主要污染物为SS、CODcr、BOD5、NH3-N等。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为:CODCr 400mg/L、BOD5 300mg/L、SS 300mg/L、NH3-N 30mg/L,污染物产生量分别为CODCr:0.05t/a、BOD5:0.004t/a、SS:0.004t/a、NH3-N:0.004t/a。
废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管网最终进入吉首市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尾水排放至峒河。
根据调查,污水处理厂管网已经连接到本项目所在地区域,营运过程中产生发废水可接入污水管网。吉首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可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级B标准。本项目废水主要为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水质比较简单,废水中主要污染物COD、BOD5、SS、NH3-N、动植物油等的浓度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能够达到接管要求,水质上满足要求。污染负荷对吉首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冲击不大,正常运行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水对地表水影响较小,不会降低区域地表水现有环境功能级别,同时也不会对项目区域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本项目废水主要包括工作人员、司乘人员生活污水及少量的跑漏油污水。项目不进行场地地坪冲洗,地面油污使用沙砾清洁。
表7-1  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
评级等级 判定依据
排放方式 废水排放量Q/(m3/d);水污染当量W/(量纲)
一级 直接排放 Q≥20000或W≥688.94000
二级 直接排放 其他
三级A 直接排放 Q<200且W<688.940
三级B 间接排放 -
项目废水排放量Q<200且W<688.940,做三级B评价。距离项目最近的水体为项目西侧200m处的浪头河,在湘西州气象局附近排入峒河,水体功能主要为灌溉。项目所在地上游200米、下游200米石油类浓度为0.04mg/l,为Ⅲ类水体,流速约10m3/s,最宽处为6.5米,最窄为3米左右。项目1公里内共建设有3个加油站。
(1)废水处理措施
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1座,10m3)收集预处理后进入市政管网
项目加油机罩棚四周及卸油点设置盖板排水沟,用于收集场地跑漏油污水,油污水经排水沟收集进入站内隔油池(1座,15m3),经隔油沉淀处理后达标排入市政管网隔油池油污采用活动式回收桶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点,后交由州公司统一收集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
(2)废水处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目前,本项目所在地市政雨污管网完善,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0.368m3/d,设计化粪池容积为10m3,化粪池可一次性存储项目20天的废水量,处理能力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且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主要污染物为COD、BOD、氨氮等,不含重金属等污染物,经化粪池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城市污水进污水处理厂水质要求,可达标排入市政管网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雨水经隔油池处理达标后进市政管网。
综上,在加强管理确保做好化粪池、隔油池防渗、防漏措施,同时,处理设施在满足要求和处理效率得到可靠保证的前提下,本项目废水达标排入市政管网,因此,不会对地表水水质造成太大影响。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卸油作业、储油过程及加油机作业等排放的油气
本项目加油站采用埋地卧式钢质油罐,卸油采用密闭浸没式卸油方式,并对卸油及充装采取油气回收系统,卸油和油气回收接口安装有节流阀、密封式快速接头和冒盖,防止油气挥发泄露,减小油罐大呼吸蒸发损耗。
油罐顶部应有不小于0.5m的覆土,周围回填的沙子和细土厚度也不小于0.3m,以保持储油罐室内气温比较稳定,受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减少油罐小呼吸蒸发损耗,延缓油品变质。
、污染源强
本加油站采取铺设油气回收管线,采用油气回收性加油枪,安装一次、二次油气回收装置等方式减少非甲烷总烃的排放量,一次、二次油气回收处理效率达到90%以上,经处理后,本项目加油站油气无组织(以非甲烷总烃计)排放量为0.056kg/h,且项目站址较开阔,空气流动良好,非甲烷总烃易扩散。项目非甲烷总烃排放情况见表7-2。
1)评价工作等级判定
①评价工作等级判定方法
本次评价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5.3 节工作等级的确定方法,结合项目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附录 A 推荐模型中的 AERSCREEN 模式计算项目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根据项目污染源初步调查结果,分别计算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计算公式为:
Pi =Ci /C0i×100%= ´
式中:Pi——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型计算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 1h 地面空气质量浓度,μg/m3
C0i——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μg/m3
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 Pi 按上式计算后,取 P 值中最大值 Pmax按下表的分级判据
进行评价等级划分:
7-2 评价等级判别表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一级评价 Pmax≧10%
二级评价 1%≦Pmax<10%
三级评价 Pmax<1%
评价采用的 AERSCREEN 估算模型主要预测参数见下表 7-3 所示:
7-3 本项目估算模型参数表
参数 取值
城市/农村选项 城市/农村 城市
人口数(城市选项时) ——
最高环境温度/ 40.0
最低环境温度/ -13.7
土地利用类型 城市
区域湿度条件 中等潮湿
是否考虑地形 考虑地形   
地形数据分辨率/m ——
是否考虑岸线熏烟 考虑岸线熏烟    
岸线距离/km ——
岸线方向 ——
 
 
表7-4    项目非甲烷总烃排放源强
污染源 排放速率(kg/h) 面源长度(m) 面源宽度(m) 排放高度(m)
非甲烷总烃
加油区、卸油区 0.056 45 40 2
 
、估算结果
本项目在正常工况下,采用估算模式对非甲烷总烃排放情况进行预测,估算结果见表7-5
表7-5  估算模式预测非甲烷总烃浓度扩散结果
距离(m) 非甲烷总烃
浓度(µg/m3) 占标率(%)
10 140.2 7.01
25 168.4 8.42
29 172.6 8.63
50 75.7 3.79
100 29.0 1.45
200 11.4 0.57
300 6.55 0.33
400 4.42 0.22
500 3.26 0.16
600 2.54 0.13
700 2.07 0.10
800 1.72 0.09
900 1.46 0.07
1000 1.27 0.06
质量标准 2000
最大落地浓度(µg/m3) 172.6
最大落地浓度距离(m) 29
最大浓度占标率%  
 
采用估算模式预测,本项目无组织排放非甲烷总烃最大落地浓度为0.173mg/m3,能够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关于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4mg/m3)。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小于10%大于1%,做二级评价。
、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根据现场勘查,项目周边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峒河街道五里牌村住户商业机构等。采用估算模式预测,项目正常运营过程中加油区、卸油区产生的非甲烷总烃排放对下风向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见表7-6
表7-6    非甲烷总烃排放对保护目标的浓度贡献值(单位:µg/m3
保护目标名称 方位和距离 非甲烷总烃
峒河街道五里牌村居民 E 50m 75.7
在建小区 WS 100m 29.0
由上表中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排放的非甲烷总烃对五里牌村农户的影响贡献值均未超出《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关于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4mg/m3
(2)汽车尾气
加油站进出车辆较多,会排放一定量的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CO、NOX、SO2、THC。经估算本项目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约为:NOx:0.0005kg/h,CO:0.017kg/h,HC:0.007kg/h。
因为车辆在站内行程较短,尾气排放量较小,且项目站址较开阔,空气流动良好,汽车尾气经大气扩散、稀释后,可实现达标排放
(3)柴油发电机运行废气
项目区域供电充足,停电频次少,发电机使用频率较低,另项目所使用能源0#柴油属于轻柴油,含硫量低于0.2%,其燃烧产生的废气污染物较少,废气量很小,柴油燃烧废气经发电机自带的油烟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浓度能够做到达标排放。且项目站址较开阔,空气流动良好,柴油燃烧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5)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
本次评价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推荐的估算模式来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如下表7-7
表7-7  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表
污染物 面源
有效高度
(m)
面源宽度
(m)
面源长度
(m)
污染物
排放率
(kg/h)
小时评价
标准值
(mg/m3
计算结果
非甲烷
总烃
2 40 45 0.056 2.0 无超标点
 
由表7-7可以看出,本项目无组织排放非甲烷总烃无超标点,不需要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综上,项目运营期间废气污染物产生量较小,且区域大气扩散条件良好,在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后,不会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造成明显影响。

3、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为汽车进出加油站噪声、加油机、发电机等设备运行噪声等。主要噪声源、声源强度见表7-8
表7-8运营期主要噪声源及声源强度  单位:dB(A)
序号 设备及车辆类型 单台声级值(dB(A)) 备注
1 加油机 70 4台
2 小型车 73 /
3 中型车 83 /
4 大型车 89 /
5 发电机 84 1台
 
将加油机、发电机所产生的噪声视为点源噪声进行预测,本评价采用声能衰减和噪声级叠加模式。
1)噪声叠加模式

式中:L—为n个噪声源的声级;
Li—为第i个噪声源的声级;
n—为噪声源的个数。
2)噪声距离衰减模式
-α(r-r0
式中:Lp—受声点(即被影响点)所接受的声压级,dB(A);
Lr—噪声源的声压级,dB(A);
r—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m;
r0—参考位置的距离,取1m;
R—厂房墙体隔声值,取20dB(A);
α─大气对声波的吸收系数,dB(A)/m,平均值为0.008dB(A)/m。
 表7-9 本项目厂界噪声预测结果        单位:dB(A)
叠加后噪声源强 预测点位 噪声源距厂界距离(m) 噪声经距离衰减、墙体隔声衰减量 厂界噪声贡献值 标准值
(昼/夜)
达标
情况
84.64 东厂界外1m 15 20 41.12 60/50 达标
南厂界外1m 20 20 38.62 达标
西厂界外1m 15 15 48.81 达标
北厂界外1m 20 20 38.62 达标
 
由上表分析可得,项目产噪设备在通过设置专门配电房、加油机底部设置减震垫、加油机壳体隔声、墙体吸声以及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同时,建设单位在站场中建设绿化带等进行降噪,总图布置中将加油机布置于场地中部以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站内设置限速标志、车辆引导标志等对站内车辆的通行进行控制。采取以上环保措施后项目噪声排放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综上,项目运营期噪声对区域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废包装材料、油罐清洗废液、含油废物(含油废沙、废油、废含油擦拭物、隔油池油污等)。
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0.438t/a,经垃圾桶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营业厅产生的废纸箱、废包装袋等包装材料产生量约0.7t/a,收集后定期外售废品回收站。每次清洗产生的油罐清洗废液约为0.5t,属于危险废物(HW09),由清洗单位(湖北吉奥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直接运走并进行安全处置,不在站内暂存。含油废物主要包括含油擦拭物(如抹布、手套等,产生量约0.1t/a)、含油废沙(沙砾用于场地地面撒漏油污清洁,产生量约0.4t/a)、废汽柴油和隔油池油污(产生量约0.3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8月1日施行)判定,含油废沙属于危险废物(HW49),废汽柴油和隔油池油污属于危险废物(HW08),含油擦拭物在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内,不按危险废物管理,可混入生活垃圾内一并处理。故对于属于危险废物的含油固废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点,并定期交由州公司收容,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含油擦拭物与生活垃圾一并处置。
为了减小废物的储运风险,防止危废流失污染环境,环评要求项目危废暂存点需严格按照《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年修改单(公告2013年第36号)的要求进行建设。
危险废物全部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做到防风、防雨、防晒。危险废物暂存间地面基础必须防渗,同时要求设置防漏托盘
综上,项目采取的各项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可行,各类固废在得到安全、合理、卫生的处理和处置后,可有效防止二次污染。

5、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本项目为加油站建设项目,项目类别属于II类,本项目位于吉首市峒河街道五里牌村,不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及以外的补给径流区;不涉及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水式饮用水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项目所在地及周边区域居民饮用水均为自来水,故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见表7-10
表7-10 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
            项目类别
环境敏感程度
Ⅰ类项目 Ⅱ类项目 Ⅲ类项目
敏感
较敏感
不敏感
 
综上分析,本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2)项目所在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该区域岩溶发育,地下水较丰富,属碳酸盐裂隙岩溶水,水质适宜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pH值6.5~7,属非腐蚀性水,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项目所在区域上部的人工填土、粉土层透水性较弱,属弱透水层;砂卵石层富水性和透水性均较好,属强透水层。
(3)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提供,从市政管网引入一根DN84.64支管,接入建筑生活给水管网,管道按树枝状设计布置,给水经干管、支管向用水点直接供水。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1座,10m3)收集预处理后达标排入市政管网油污水经排水沟收集进入站内隔油池(1座,15m3)经隔油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隔油池油污采用活动式回收桶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点,后交由州公司收容,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对地下水影响较小。

6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附录A,本项目属于“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公路的加油站’”类,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Ⅲ类。
表7-11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
行业类别 项目类别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   油库(不含加油站的油库);机场的供油工程及油库;涉及危险品、化学品、石油、成品油储罐区的码头及仓储;石油及成品油的输送管线 公路的加油站;铁路的维修场所 其他
 
本项目占地面积为3256.40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第6.2.2.1条的规定,该项目占地规模为小型。
表7-12 项目占地规模分类表
占地规模
大型 中型 小型
≥50hm2 5~50hm2 ≤5hm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第6.2.2.2条的规定,该项目土壤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
表7-13 污染影响型敏感程度分级表
敏感程度 判别依据
敏感 建设项目周边存在耕地、园地、牧草地、饮用水水源地或居民区、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等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的
较敏感 建设项目周边存在其他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的
不敏感 其他情况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第6.2.2.3条的规定,该项目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表7-14 污染影响型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
占地规模
评价工作等级
敏感程度
Ⅰ类 Ⅱ类 Ⅲ类
敏感 一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较敏感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
不敏感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 -
综上,该项目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土壤环境影响的角度,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对周围土壤环境产生影响较小。 

三、环境风险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环境风险评价适用范围为: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不包括核建设项目)。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主要系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名录》中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炼制、信息化学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采掘业、建材等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并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

(一)风险识别

1、物质风险识别与辨识
(1)主要化学品种类
本项目加油站销售的汽油、柴油涉及危险化学品,为易燃易爆的液体。并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具有一定的危险隐患,若处置不当,将造成环境污染及人、畜意外事故。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使用的主要化学品(含原料、产品)及其贮存情况如表7-15所示。
表7-15 项目储罐一览表
序号 数量 几何形状 储存物质 容量
1 1 卧式(地埋) 92#汽油 30m3/个
2 1 卧式(地埋) 95#汽油 30m3/个
3 1 卧式(地埋) 98#汽油 30m3/个
3 1 卧式(地埋) 0#柴油 30m3/个
4 15 桶装2kg/桶 机油 10桶
 
(2)主要物料及性质
本项目加油站销售的汽油柴油,机油及食品饮料零售
(3)物质危险性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和本项目物料性质,对本项目物质危险性识别如表7-16所示:
表7-16本项目化学品危险性识别结果一览表
序号 化学品
名称
是否有毒物质及级别 是否易燃物质及级别
LD50(大鼠经口)mg/kg 判定结果 沸点℃ 闪点℃ 判定结果
1 汽油 615300 40-200 -46
2 柴油 7500 184.64-3153 40
 
对易燃易爆物质危险性及其他危险特征进一步识别结果如表7-17所示:
表7-17 本项目物质危险进一步识别结果
名称 危险货物编号 爆炸极限(%) 存在场所 危险特性 火灾类别
汽油 31001 1.4-7.6 地埋储罐 低闪点液体
柴油 33648 0.7-5.0 地埋储罐 高闪点液体
 
由识别结果可见,本项目涉及易燃易爆物质。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汽油属第3类“易燃液体”中的“低闪点液体”,柴油属于第3类“可燃液体”中的“高闪点液体”。由于汽油闪点很低,因此,按照《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动部发[1995]56号),加油站属于特别危险场所。其危险特性为:
①汽油蒸汽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②汽油与氧化剂会发生强烈反应,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
③火灾爆炸危险;
④泄漏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危害类型主要包括泄漏气体扩散至环境空气中的直接危害。
⑤毒性危害
主要的毒性物质为汽油和柴油,其毒性危害如下:
汽油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皮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
皮肤接触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⑥其它危险、危害性
加油站的电气设备较多,若绝缘、保护装置不良或损坏及人为的错误操作,易造成触电事故。
2、主要风险场所识别
(1)储罐
储罐是加油站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场所,如油罐泄漏遇雷击或静电闪火引燃引起爆炸。
(2)加油岛
加油岛为各种机动车辆加油的场所。由于汽车尾气带火星、加油过满溢出、加油机漏油、加油机防爆电气故障等原因,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3)装卸油作业
加油车不熄火,送油车静电没有消散,油罐车卸油连通软管导静电性能差;雷雨天往油罐卸油或往汽车车箱加油速度过快,加油操作失误;密闭卸油接口处漏油;对明火源管理不严等,都有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或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

(二)重大危险源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柴油属于可燃性物质,但其闪点较高,且本项目采用地埋式储存,储罐周围处于缺氧条件,因此即使遇明火也不会产生整个储罐的爆炸事故。因此只考虑油品的泄露、汽油的火灾爆炸事故。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及根据国家安监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督协调字【2004】56号),对本项目的装置和设备进行危险性辨识。
本项目加油站设汽油储罐3个,容积分别为30m3/个,储油约67.5t;0#柴油储罐1个,容积30m3/个,储油约25.5t。本项目重大危险源识别见表7-18
表7-18 项目重大危险源识别表
物质名称 临界量(t) 本项目(t) qi/Qi 重大危险源 位置
汽油 200 67.5 0.3375 油罐区
柴油 5000 25.5 0.0051 油罐区
合计 0.3426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中规定的临界量,即被界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
q1/Q1+ q2/Q2+……+qn/Qn≥l,即构成重大危险源。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根据计算:本项目:∑q/Q=67.5/200+25.5/5000=0.3426﹤1。
因此,本项目危险物质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三)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1、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中等级的划分细则,本项目所涉及危险物质为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但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本项目选址于吉首市峒河街道五里牌村根据现场勘查,本项目周边3km范围内主要为五里牌村、下坪村、那咱村、茶园村、上坪村、金家湾、铺上村、大咱村等村落、峒河街道七彩幼儿园等。根据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站内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均满足《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14版)》(GB50156-2012)要求。因此,本项目周边环境不敏感。
Q=q1/Q1+ q2/Q2+……+qn/Qn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根据计算:本项目:∑q/Q﹤1。因此,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Ⅰ,可开展简单分析。
2、风险评价范围
本项目风险评价范围划定为距离源点3km范围内的区域,本项目周围3km范围内风险受体

(四)源项分析

1、事故类型和事故原因
(1)事故类型
通过参考国内外同类生产装置、设施发生事故的情况,分析、预测建设项目作业场所发生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可能性:
①装卸、加油设备发生故障引起危险物料泄漏;
②输油管线破损引起危险物料泄漏;
③油罐破损、密封不严引起危险物料泄漏;
④人为操作失误造成危险物料泄漏;
⑤储液罐、管道或接口腐蚀或其它原因破裂产生泄漏;
⑥储存的条件如气温发生变化,使储存物品爆炸泄漏;
⑦储气区火灾爆炸事故;
⑧某物品的爆炸或燃烧引起多米诺骨牌的连续反应。
(2)事故原因
①油罐车卸油时,油品流速过快,容易与管道摩擦产生静电,若未采用导除静电的耐油软管,油罐车未采取可靠有效的接地装置,导致静电积聚,一旦放电能量超过油品蒸汽与空气混合的最低点燃能量时,就会发生燃烧、爆炸;
②操作人员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违规操作导致油品泄漏、飞溅、燃气泄露,遇火源即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③加油区内,若产生静电火花或存在明火,一旦遇到油蒸汽,则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④若埋地输油管道焊接质量不高,未采取合理的防腐措施,在受到外力破坏等情况下,都将造成管道破损,导致油品泄漏,进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此外,若输油管线静电接地不良或失效,形成静电积聚,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⑤油罐观察孔的法兰盘之间若未用绝缘材料绝缘,易产生静电,若跨接不良或失效,可能产生静电火花,引起油罐爆炸、燃烧;
⑥设备间的连接管路或连接法兰破裂、松动造成气体泄漏;管路间的连接卡老化、松动或脱落;安全阀、压力表失效或损坏造成气体泄漏等;
⑦在导致事故的原因中,违章作业占的比例最高,员工业务素质不高、应变能力和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低以及设计和设备隐患也占一定比例。
2、风险后果分析
(1)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
油品泄漏有事故泄漏和非事故泄漏两种。事故泄漏主要指自然灾害造成的成品油泄漏对环境的影响,如地震、洪水等非人为因素。这种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较难估量,最坏的设想是所有的成品油全部进入环境,对河流、土壤、生物造成毁灭性的污染。这种污染一般是范围较广、面积较大、后果较为严重,达到自然环境的完全恢复需相当长的时间。
非事故渗漏往往最常见,主要是油罐阀门、管线接口不严、设备的老化等原因造成的,泄漏或渗漏的成品油一旦进入地表河流,将造成地表河流的污染,影响范围小到几公里大到几十公里。污染首先将造成地表河流的景观破坏,产生严重的刺鼻气味;其次,由于有机烃类物质难溶于水,大部分浮在水层表面,形成一层油膜使空气与水隔离,造成水中溶解氧浓度降低,逐渐形成死水,致使水中生物死亡;再次,成品油的主要成分是C4~C9的烃类、芳烃类、醇酮类以及卤代烃类有机物,一旦进入水环境,由于可生化性较差,造成被污染水体长时间得不到净化,完全恢复则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地下水一旦遭到燃料油的污染,会产生严重异味,并具有较强的致畸致癌性,根本无法饮用;又由于这种渗漏必然穿过较厚的土壤层,使土壤层中吸附了大量的燃料油,土壤层吸附的燃料油不仅会造成植物的死亡,而且土壤层吸附的燃料油还会随着地表水的下渗对土壤层的冲刷作用补充到地下水,这样尽管污染源得到及时控制,但这种污染仅靠地表雨水入渗的冲刷,含水层的自净降解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达到地下水的完全恢复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2)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对于突发性的事故溢油,油品溢出后在地面呈不规则的面源分布,油品泄漏后质量蒸发速度按如下公式计算:
Q3=apM/(RT0)u(2-n)/(2+n)r(4+n)/(2+n)
故油品的质量蒸发速度重要影响因素为:a、n——大气稳定度系数;P——液体表面蒸气压,Pa;M——泄漏液体质量,kg;R——气体常数,J/mol·k;T0——环境温度,k;u——风速,m/s;r——液池半径,m。

(五)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

本项目拟采取的风险事故防范、减缓及应急措施:
1、本项目加油站选址、站内总平面布置、加油工艺与设置、消防与电气等方面,均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中有关规定进行设计、施工。根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结论,项目加油站总平面布置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中有关规定。
2、卸油风险防范措施:油罐车卸油必须采用密闭卸油方式,并对卸油及充装采取油气回收系统,储罐通气管管口应安装机械呼吸阀,以减少油料进出时的扰动蒸发。采用密闭式量油(液位仪)工艺。
储罐风险防范措施:保持油品灌装率处于较高值,减少储罐中的油气空间,起到降低油蒸气损耗的目的。
管道风险防范措施:输油管线采用“耐油、耐土壤腐蚀、导静电”的非金属环保地下输油管道;进液管、液相回流管和气相回管上设止回阀,出液管和卸车用的气相平衡管上设过流阀,防止管道发生意外泄漏。选择质量优良、密封性能好的管道、阀体、法兰、垫片和设备,并注重设备维护、检修,每天每班检查一次,以有效减少废气的泄漏。
加油风险防范措施:加油过程中,通过真空泵产生一定真空度,经过加油枪、油气回收管、真空泵等油气回收设备,按照气液比控制在1.0至1.2之间的要求,将加油过程中挥发的油气回收到油罐内。

(六)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评价认为,本项目选址合理,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加油站设计符合相关规定,各项安全措施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环境风险措施及制定的预案切实可行,在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后,其发生事故的概率较低,环境危害也是较小的,从风险角度分析本项目是可行的

(七)事故应急池论证

操作人员未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或管道破损等导致事故发生,油品发生泄漏,现场需设置事故应急池用于收集该部分油品。液态物料发生泄漏时,其泄漏量可采用伯努利方程推算,其公式为:
QL=CdAρ[2(P-P0)/ ρ+2gh]0.5
式中:QL——液体泄漏速率,kg/s;
      P——容器内介质压力,Pa;
      P0——环境压力,Pa;
      ρ——液体泄漏密度,kg/m3
      g——重力加速度,9.81m/s2
      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
      Cd——液体泄漏系数,此值常用0.6~0.64,也可按表7-17选取;
      A——裂口面积,m2
表7-19  液体泄漏系数 (Cd)
雷诺数(Re) 裂口形状
圆形(多边形) 三角形 长方形
>100 0.65 0.60 0.55
≤100 0.50 0.45 0.40
 
本项目加油站内有4座储油罐(其中:0#柴油罐1座;92#、95#/98#汽油罐各1座),单个油罐的最大容积30m3,与罐体连接的管道直径最大为50mm,假设按管径的20%作为泄漏口径,泄漏部位于与罐体的连接处,泄漏事件按10分钟计,泄漏速率采用液体泄漏速度QL用柏努利方程计算:
经计算,油类泄漏速率QL为0.44kg/s,10分钟泄漏量为264kg。油类密度按0.75g/cm3计,则泄漏体积量为0.352m3,且事故发生时厂区内及时采取堵截及消防沙清洁等措施,流散量较小,故项目可不设置事故应急池,但隔油池需日常留空0.5m3

四、环境监测建议

环境监测制度是为环境管理服务的一项重要制度,通过环境监测,及时了解企业的环境状况,不断完善,改进防治措施,不断适应环境保护发展的要求;是实现企业环境管理定量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
为切实控制公司治理设施有效地运行和“达标排放”,落实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建议公司执行环境监测计划。
表7-20  环境监测计划
类别 监测位置 测点数 监测项目 监测频率
废水 废水总排放口 1 pH、SS、COD、BOD5、石油类、氨氮、粪大肠菌群 2次/年
废气 场界无组织排放 2 NO2、SO2、TSP、非甲烷总烃 1次/年
噪声 场界外1m处 4 厂界噪声 1次/年
地下水 储罐区监测井 1 苯、甲苯、二甲苯、萘、甲基叔丁基醚 定性监测正常时1次/周,若定性监测发现地下水存在油品污染,立即启动定量监测;若定性监测未发现问题,则每季度监测1次
 
地下水监控井取样深度应深于地下储油罐底部,口径大小要便于采样。公司环境管理机构应将监测结果整理存档,并按规定编制表格或报告,报送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五、环保投资估算

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按照环保管理要求,经估算本项目环保投资为4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150万元)的31.6%,主要用于废水的预处理、废气治理、设备噪声控制、固废处置和环境风险控制等。各环保设施组成及投资费用见表7-21
表7-21 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
阶段 环保项目 环保措施 数量、规模 金额(万元)
施工期 噪声防治 修筑施工围挡,采用低噪声设备,控制施工时间 / 2
固废处置 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收集及运输 / 2
降尘措施 洒水降尘 / 1
蓬布、围栏、密目安全网 / 2
化粪池 1座,10m3 2.8
隔油池 1座,15m3 1.9
营运期 废水 隔油池 1座,15m3 1.9
初期雨水收集池 1座,15m3 1.0
固废处置 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 0.5
危废暂存点 1处,设置在站区东南面角落,面积约5m2 2
废气污染防治 铺设油气回收管线,采用油气回收型加油枪,安装一次、二次油气回收装收置; / 10
噪声防治 墙体隔音、备用发电机设置在发电机房内、禁鸣限速标志 / 2
地下水污染
防治
重点防渗区和一般防渗区防渗、防腐、防雨和防流失措施(包括初期雨水 收集系统) / 2
油罐区设置1口地下水监控井,用于进行地下水水质日常监测。 / 3
环境风险 进行安全评价 / 3
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设置油品泄漏监测系统 / 5
设置防火标示牌和危险品防护标志 / 0.2
制订快速有效的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环境风险事故报警系统体系,配备应急设施 / 2
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等安全规定配备适用、有效和足够的消防器材(包括一座消防砂池) 详见表1-10 2
环境监测及管理 委托环保部门开展监测工作,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设环保专员负责环保设施设备检修维护 / 4
合计 / 48.4
 

六、“三同时”竣工环保验收

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各项环保措施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本项目“三同时”竣工环保验收项目见表7-22。
表7-22  项目“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时段 污染类型 环保设施 验收标准


噪声 ①施工场地修筑围墙和施工围挡;
②加强施工机械的管理、维护。
防止施工期噪声扰民情况
废水 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回用洒水抑尘 不外排
废气 加强洒水降尘;设置洗车平台;临时储存物料四周设置挡风墙(网);车辆采用篷覆式遮盖,设置围挡 达GBl6297-1996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固废 土石方就地平衡及运至筑路材料所需地点;建筑垃圾送至筑路材料所需地点;设置临时垃圾收集点,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去向合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废水 初期雨水、员工、流动人员生活污水
1、建设隔油池(1座,15m3)收集处置跑漏油污水;
2、初期雨水收集池(15m3
3、建设化粪池(1座,10m3)收集处置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初期雨水经隔油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三级标准排放至市政管网
废气 加油、卸油、储油非甲烷总烃
铺设油气回收管线,采用油气回收型加油枪,安装一次、二次油气回收装收置;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中油气浓度排放限值25g/Nm3 标准以及GBl6297-1996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噪声 墙体隔音、备用发电机设置在发电机房内、禁鸣限速标志 达(GB3096-2008)中的2类
固废 设置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含油废沙、废汽柴油和隔油池油污等危废由州公司清运,有资质单位处置;油罐清洗废液由湖北清运处置;设置危废暂存点 去向合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地下水保护措施 重点防渗区和一般防渗区防渗、防腐、防雨和防流失措施 地下水水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油罐区设置1口地下水观察井,用于进行地下水水质日常监测。
环境风险 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设置油品泄漏监测系统;设置防火标示牌和危险品防护标志;配备适用、有效和足够的消防器材 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
 

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表八)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气
污染物
施工期 施工作业 扬尘 洒水降尘、加盖篷布、修建围栏 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
施工机械 机械、车辆尾气 加强设备维护、选用合格燃油
运营期 卸油、储油、加油过程 挥发油气
(非甲烷总烃)
铺设油气回收管线;
采用油气回收性的加油枪;
安装一次、二次油气回收装置
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
进出车辆 汽车尾气 大气扩散、稀释
柴油发电机 发电机运行废气(CO、HC、NOx) 能源采用0#柴油;发电机房机械送、排风;
水污
染物
施工期 生活废水 生活废水 施工人员不在施工场地食宿,生活污水通过已有的化粪池处理 生活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达标排入市政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无明显影响
施工废水 施工车辆、机械冲洗废水 经临时沉淀池隔油、沉淀后回用,不外排
运营期 卸油口、加油区等 初期雨水 隔油沉淀处理后达标排放至市政管网
办公生活区 生活污水 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
噪声 施工期 施工机械、运输车辆 机械噪声、车辆噪声 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禁止高噪声作业,设置临时围挡 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
运营期 加油机、发电机等设备 设备噪声 选用低噪设备、隔声、减振、吸声;合理布置声源等 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4a类区标准
车辆 车辆噪声 进出通道设置禁鸣限速标志
固体
废物
施工期 建筑垃圾 部分回收,不可回收部分送至环卫部门处置 处置去向明确,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生活垃圾 统一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土石方 多余土方部分用于回填和绿化平整土地用,少量剩余弃土运至筑路材料所需地点
运营期 加油站内 办公及生活垃圾 垃圾桶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含油擦拭物
营业厅 废包装材料 外售废品收购站
储罐区 油罐清洗废液 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清洗单位湖北吉奥特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直接运走并处置,不在站内暂存
加油区、储罐区、隔油池 含油废沙 日产日清,定期交由州公司统一收容,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废汽柴油和隔油池污油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吉首市峒河街道五里牌村,项目主体基本建成,并已完成单层罐改造双层罐,施工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清运土方、对施工场地进行硬化、预防扬尘、出场车辆冲洗、对临时弃土堆放点采取修建挡土墙、排水沟、覆盖塑料布等措施,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施工期环境影响大多为短暂的,随着施工期结束,环境影响可逐步消除。经过现场调查,项目所在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以灌木为主。项目建成后进行绿化可以改善部分生态环境,防污、减噪、滞尘,具有缓冲、调节等环境功能。

9结论与建议(表九)

一、结论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西吉首五里牌加油站“吉首五里牌加油站”项目,选址于吉首市峒河街道五里牌村,为二级加油站,项目总投资150万元,规划总用地面积3256.40m2,其中加油罩棚688.94m2,营业用房84.64m2,附属用房64m2,设置4台双油双枪自封式税控加油机,设置地下直埋卧式油罐4座,其中:0#柴油罐1座(容积分别为30m3);92#、95#、98#汽油罐各1座(容积均为30m3),配备消防器材,建设沙箱1座;安装防溢阀及高低液位报警系统;设置一、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卸油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
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对项目施工期、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本评价工作得出以下结论:

1、产业政策符合性结论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本项目属于“机动车燃料零售(行业代码:F5264)”。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2011年第9号令公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2013年第21号令修正),本项目不属于其中规定的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之列,为允许类。
2013年5月24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其中要求:储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宜配备相应的油气收集系统。本项目属于改扩建加油站,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项目站内将铺设油气回收管线,汽油罐车卸油采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并采用油气回收性的加油枪,设置有一次、二次油气回收处理装置。符合《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的相关要求。
综上,本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符合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相关要求。

2、选址合理性

本项目位于吉首市峒河街道五里牌村酒鬼大道,建设地点经调查位于吉首市主体功能区划中的重点开发区,建设用地为商业用地,符合《吉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根据项目现状安全评价报告,本项目加油站场址的选择、站内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居民点的防火距离均能够满足《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中相关规定。
评价区域内无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项目周围不存在环境制约因素,从环保角度分析,加油站选址合理。

3、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1)大气环境质量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项目监测点位的NO2日均浓度均达到(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非甲烷总烃环境空气质量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要求,即非甲烷总烃限值2.0mg/m3。。
(2)声环境质量
根据监测结果分析,所有测点噪声监测值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和4a标准限值要求,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3)地表水环境质量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河流监测断面各项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限值。
(4)地下水环境质量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地下水监测点各项指标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限值。

4、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①卸油作业、储油过程及加油机作业等排放的油气
本项目运营期卸油作业、储油过程及加油机作业等排放的油气,通过采取铺设油气回收管线,采用油气回收性加油枪,安装一次、二次油气回收装置等方式减少非甲烷总烃的排放量,一次、二次油气回收处理效率达到90%以上,经处理后,本项目加油站油气(以非甲烷总烃计)排放量为0.056kg/h,且项目站址较开阔,空气流动良好,非甲烷总烃易扩散,项目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浓度能够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关于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4mg/m3),加油站运营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②汽车尾气
加油站进出车辆较多,会排放一定量的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CO、NOX、SO2、THC。因为车辆在站内行程较短,尾气排放量较小,且项目站址较开阔,空气流动良好,汽车尾气经大气扩散、稀释后,可实现达标排放。
③柴油发电机运行废气
项目区域供电充足,停电频次少,发电机使用频率较低,另项目所使用能源0#柴油属于轻柴油,含硫量低于0.2%,其燃烧产生的废气污染物较少,废气量很小,柴油燃烧废气经发电机自带的油烟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浓度能够做到达标排放。且项目站址较开阔,空气流动良好,柴油燃烧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1座,10m3)收集预处理后达标排入市政管网。
项目加油机罩棚四周及卸油点设置盖板排水沟,用于收集场地跑漏油污水和初期雨水,含油污水经排水沟收集进入站内隔油池(1座,15m3),经隔油沉淀处理后达标排入市政管网,隔油池油污采用活动式回收桶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点,后交由州公司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
在加强管理确保做好化粪池、隔油池防渗、防漏措施,同时,处理设施在满足要求和处理效率得到可靠保证的前提下,本项目生活废水产生量为192t/a,无生产废水产生,含油废水达标排入市政管网,因此,对地表水影响较小。
(3)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项目产噪设备在通过设置专门配电房、加油机底部设置减震垫、加油机壳体隔声、墙体吸声以及距离衰减后,噪声排放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项目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营业厅产生的废纸箱等包装材料,收集后定期外售废品回收站。油罐清洗废液属于危险废物(HW09),由清洗单位直接运走并进行安全处置,不在站内暂存。含油废沙属于危险废物(HW49),废汽柴油和隔油池油污属于危险废物(HW08),对于属于危险废物的含油固废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点,并定期交由州公司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含油擦拭物与生活垃圾一并处置。
项目采取的各项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可行,各类固废在得到安全、合理、卫生的处理和处置后,可有效防止二次污染。
(5)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由污染途径及对应措施分析可知,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行了有效预防,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加强维护和厂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厂区内的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因此项目不会对区域地下水环境及保护目标产生明显影响。
(6)土壤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附录A,该项目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土壤环境影响的角度,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对周围土壤环境产生影响较小。 

5、环境风险分析结论

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是汽油、柴油泄漏引起的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污染以及产生的爆炸及火灾事故。针对本项目存在的各类事故风险,建设单位拟制定相关预防及应急措施,在严格落实这些措施,加强生产管理的情况下,可有效避免或降低项目带来的环境风险。

6、总量控制可行性分析结论

依据《湖南省“十三五”主要污染物减排规划》,湖南省对 COD、NH3-N、SO2、NOX、VOCs五项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其中COD、NH3-N、SO2、NOX为约束性指标,VOCs为指导性指标。本项目废水经吉首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COD和NH3-N排放量分别为0.008t/a和0.001t/a。建议本项目水污染物总量指标纳入污水处理厂控制指标内,不另行申请。该大气污染物均为无组织排放,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0.4878t/a,不设总量指标。

7、建设项目可行性结论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西吉首五里牌加油站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选址合理、用地符合规划;总体布置合理。项目采取的废气、废水、噪声、固废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可靠、经济可行。项目应认真落实环评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对策措施,保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运行,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从环保角度而言,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二、要求及建议

1、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禁止含油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安排日常检查包括地下水观察井、危废暂存间、生活垃圾暂存处等的防渗防漏工作。
2、严格按照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提出的安全措施实施建设,确保安全经营。
3、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管理制度执行。项目实施后应保证足够的环保资金,确保以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为目标的污染防治措施有效、连续稳定地运行,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避免二次污染。
4、认真落实环评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
5、对隐蔽工程(储罐防渗工程、管件连接防漏、隔油沉淀池、污水管网等)做好影像留底,作为竣工验收相应的证明材料。
6、运营期加强对职工环境保护和消防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做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并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

注     释
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图: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  项目周边水系图
附图3  项目平面布置图
附图4  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点
附图5  监测布点图
附图6  现场踏勘图
附件:
附件1  项目委托书
附件2  土地使用证
附件3  清罐单位资质协议
附件4  危化品经营许可证
附件5  营业执照
附件6  检测报告
附件7  危废合同
附件8  原环评报告表批复
附件9  原环保验收说明
附件10 评审意见
二、如果本报告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
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3.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4.声影响专项评价
5.土壤影响专项评价
6.固废影响专项评价
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

                                                                                                                                                                                                                             公示时间:2019.10.20

 

上一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下一篇:靖州杨梅广场佰诺酒厂污水处理厂工程竣工环保验收报告

 



友情链接 / Link

省直单位:   市环保:   市安监:   其它链接:

Copyright @ 2014 - 2018 湖南德立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咨询热线:0731-89831369